韩国拥核野心显露!3500亿美金换特朗普许可令,李在明在谋划什么
哈喽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韩国拥核这件事!根据媒体报道,特朗普表示韩方已经同意给美国支付3500亿美金,同时还强调,美方已经批准韩国制造核潜艇。
如果说之前韩国拥核只是噱头,那么现在可以说实锤了,对此中国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被问到相关问题,我方的回应也是积极敦促韩美双方,切实履行核不扩散义务,要坚持和平的政策。
很多人会混淆核动力潜艇与载核弹头潜艇,甚至认为核潜艇自带“灭国”战力,这种认知存在明显偏差。
![]()
事实上核潜艇的核心是动力系统采用核能,并非必然搭载核导弹,其战力需结合具体配置判断,韩国近期的潜艇动态恰恰藏着这种认知偏差背后的真实安全信号。
10月末旬韩国SS-087号潜艇正式下水,计划2027年服役。这艘潜艇的关键突破在于具备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能力。
这一技术意味着韩国已跻身“水下弹道导弹俱乐部”,成为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需要明确的是,当前该潜艇搭载的是常规弹道导弹,若贸然换装核导弹,将直接触碰地区核不扩散红线,引发不可控的安全危机。
截至2025年11月,韩国军方尚未公开该潜艇的详细战术参数,相关服役计划仍需以官方后续通报为准。
韩国要实现核潜艇梦,最大的拦路虎并非技术而是核燃料。核潜艇的核燃料铀浓缩度通常需达到90%以上,而《韩美原子能协定》早已划定红线:禁止韩国获取浓缩度超过20%的核燃料。
这一协定并非临时约束,而是1974年签署后经多次修订的核心框架,本质是美国对盟友核能力的“精准管控”,从根源上封死了韩国本土建造核潜艇的可能。
![]()
为绕开这一限制,韩国想出了“曲线救国”的办法:计划借助美国核潜艇核心建造基地合作建造,并直接采购美国核反应堆。
选择美国本土船厂合作绝非随机,这两家船厂是美国核潜艇的唯一建造方,拥有成熟的核反应堆集成技术,将建造环节转移至美国本土,可直接规避韩国国内的核燃料使用禁令,形成“美国造艇+韩方使用”的特殊合作模式。
![]()
需注意的是,费城造船厂主要承担两栖攻击舰、驱逐舰等水面舰艇建造,并不具备核潜艇建造能力。
韩国本身具备成熟的常规潜艇建造能力,其“岛山安昌浩”级常规潜艇的耐压壳体钢已实现本土供应,加上已掌握的水下弹道导弹技术,其实早已具备核潜艇的“基础盘”,唯一的阻碍就是“韩美原子能协定”。
有消息称韩国军工巨头韩华集团计划斥资50多亿布局海外造船合作,但截至目前,既无韩华集团的官方声明,也无美国官方确认的合作协议,该计划仅停留在推测阶段,尚未进入实质建造环节,仍处于“纸面野心”阶段。
韩国一旦真正拥有核潜艇,将彻底打破亚太地区的军力平衡,带来极大安全风险。从现有供应链来看,潜艇耐压壳体专用钢属于军事级特种钢材,国际贸易受严格管控。
![]()
中国并未公开向韩国出口该类钢材的记录,韩国浦项制铁已具备该类钢材的本土量产能力,此前“49%依赖中国进口”的说法并无权威数据支撑。
从地区博弈视角看,韩国的动作也倒逼朝鲜强化自身威慑力。国际军事研究机构推测,朝鲜有“新浦”级潜艇改进计划,可能推出2000吨级新型潜艇,但朝鲜官方从未公布“配置一枚弹道导弹”的相关信息,具体吨位、武器配置均无实证。
![]()
这种“推测中的反制”与韩国的核潜艇计划,共同构成了朝鲜半岛军力平衡的不确定性。韩国曾向特朗普赠送新罗王冠复制品,这一细节藏着深层政治隐喻。
历史上,新罗王朝并非5世纪统一朝鲜半岛,而是于7世纪末联合唐朝灭百济、高句丽后才完成统一,5世纪时朝鲜半岛仍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
![]()
韩国将这一历史符号作为国礼,实则是借历史图腾传递诉求:希望在美国支持下主导朝鲜半岛事务。
从潜艇计划到外交符号,韩国的一系列操作,本质是想借大国力量突破自身限制,而这背后的博弈,正是亚太安全格局复杂性的集中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