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自贡富顺“稻粱传承人”何状元:二十载耕耘让农耕智慧焕发新生

0
分享至

秋日的自贡市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仿佛打翻了调色盘。3000亩核心区里,金黄稻穗与绛红高粱层层晕染,勾勒出川南丘陵最美的丰收图景。而这幅画卷背后,藏着一位“稻粱传承人”——何状元二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他不仅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智慧,更将现代农业科技与市场理念注入其中,让古老的产业在新时代的田野上焕发出蓬勃生机。

传承的起点:一份割舍不下的乡土情结

传承的根脉,深植于乡愁。2001年,何状元怀揣对故土的眷恋,放弃成都的高薪职位,毅然从城市返乡,成为一名基层粮食专干。彼时的李子村,传统种植模式效益低下,土地面临撂荒,古老的农耕技艺在时代冲击下渐显乏力。他深知,真正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活化与发展。

2021年,已对乡村产业有着深刻洞察的何状元,在听到老村民感叹“地没人种,路不知往哪走”后,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扎根乡土,参选并当选为李子村产业专干。“我们要传承的,不只是作物本身,更是让土地生出‘金疙瘩’、让农民安居乐业的那份希望。”这是他作为新一代传承人的使命宣言。

技艺的传承:从“父辈经验”到“科技新章”

在何状元看来,传承的核心是“人”。他将复杂的科学技术,转化为村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田间语言。田埂是他的讲台,禾苗是他的教材,他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将技艺倾囊相授。

他并非墨守成规。针对老祖宗留下的再生稻,他摸索出精准的苗情调控技术,让古老品种焕发更高产能。对于高粱,他引进现代化的温室漂浮育苗法,亲手教会农户,并成功推广“金糯梁1号”等优良品种,实现了“种一季收两季”的突破。他推广的“高粱+大豆+蔬菜”粮经复合模式,以及高粱秸秆转饲料的循环体系,既是向传统间作智慧的致敬,更是对生态农业理念的现代传承。

模式的传承:从“小农分散”到“订单新篇”

何状元明白,传承需要坚实的产业载体。他将“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的现代理念,引入传统的耕作模式中。2023年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他面对不解,逐户走访,最终用真诚和远见赢得了支持,为现代农业园区奠定了基础。

他牵头建立示范基地,推动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与专合社合作,这是对过去“单打独斗”小农模式的革新性传承。更重要的是,他为传承下来的优质农产品找到了稳定的“婆家”——与五粮液、郎酒集团签订订单,引入京东农场。他让村民彻底告别“卖粮难”,实现了“家门口数钱”的踏实丰收,传承了“丰产又丰收”这一最朴素的农耕愿望。

精神的传承:让共富的薪火照亮每个角落

“传承的真谛,是让所有人都能分享发展的果实。”这是何状元坚守的信念。他积极为脱贫户提供产业园务工岗位,帮助他们年均增收数千元;他争取帮扶资金,支持他们发展种养业。他守护的,不仅是稻粱产业,更是乡土社会中邻里相扶、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核。

二十余载春秋,青丝变华发,不变的是他穿梭于田埂间的身影。何状元,这位李子村的“稻粱传承人”,以党员的责任担当为笔,以脚下的沃土为卷,不仅传承着作物的种子与种植的技艺,更传承着一份让乡村焕发生机、让农民安居乐业的深厚情怀。在他的带领下,李子村的稻粱故事,正在续写更加灿烂的新篇章。(李旭、许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2921文章数 2007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