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政策全面实施。消息初出时,60 后、70 后临近退休群体普遍担忧,但政策执行近一年,多数人反馈 “影响有限” 这源于政策 “小步慢走、弹性实施” 的科学设计。
![]()
新规核心:退休年龄与缴费年限的渐进调整
法定退休年龄:逐月延迟,分类推进
与 “一刀切” 不同,政策采用阶梯式延迟节奏:
男职工(原 60 岁退休):每 4 个月延迟 1 个月,逐步延至 63 岁
女干部(原 55 岁退休):每 4 个月延迟 1 个月,逐步延至 58 岁
女职工(原 50 岁退休):每 2 个月延迟 1 个月,逐步延至 55 岁
以 2025 年为例,男职工最长延迟 5 个月,女干部最长延迟 6 个月,女职工最长延迟 12 个月,初期调整幅度远低于公众预期。
缴费年限:2030 年前保持 15 年门槛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暂不调整,仍为 15 年,直至 2030 年才启动 “每年延长 6 个月” 的渐进式上调,最终目标 20 年。这意味着临近退休群体无需追加缴费,成为 “影响不大” 的关键原因。
![]()
1965-1970 年出生者:政策过渡的 “幸运群体”
男职工:延迟幅度小,选择空间大
2025 年退休群体1965 年出生,60 岁:最长仅延迟 5 个月,且满足 15 年缴费即可办理,若不愿延迟,可申请弹性提前退休提前不超过 3 年,且不低于原 60 岁标准。
2030 年退休群体1970 年出生,60 岁:累计延迟 18 个月,但此时缴费年限仅需 15.5 年,多数人可轻松达标,仍保留提前退休选择权。
女职工:多数已退休,少数影响微
1965-1969 年出生者:按原 50 岁(职工)或 55 岁(干部)标准,早已退休,未受政策波及,部分人已享受多次养老金上调。
1970 年出生者:职工身份已退休,干部身份 2025 年退休时最长延迟 6 个月,且 15 年缴费门槛不变,办理退休几乎无阻碍。
1970 年后出生者:提前规划三步骤
政策虽逐步收紧,但做好以下准备可顺利衔接:
明确退休身份:职工与干部身份的延迟节奏、最终退休年龄差异显著如女职工相差 5 年,需提前与单位确认。
测算退休时间:结合 “每 4 个月 / 2 个月延迟 1 个月” 规则,计算法定退休年份,同时标记弹性提前 / 延迟的时间窗口均不超过 3 年。
补足缴费年限:2030 年后每年增加 6 个月,需按退休年份倒推所需年限,通过延长缴费或一次性补缴达标。
![]()
1970年后出生的人员也不需要太过焦虑,毕竟政策已经开始实施,如果想顺利退休,现在就要做好几件事,第一是确定好自己的退休身份,算清楚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龄;第二根据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龄,看是在哪一年正常退休,如果不选择正常退休,再看自己最早能在哪年提前退休;第三算好自己的退休年份后,就要查看需要达到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是多少,根据现有的累计缴费年限看自己还差多少年,是否会影响退休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