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叔今年53岁,前阵子在家洗头时,突然发现枕头上的头发掉得比以往多了一些。平时他很注重个人卫生,也懂得不少养生知识,但这一次,心里却有点犯嘀咕:难道是季节性脱发,还是最近糖分没少吃?
虽然身体没觉得明显不适,但妻子发现他头顶有点变细的发丝,顺便开了个玩笑:“这是‘糖发’吗?是不是血糖又不太稳了?”这句话让王叔叔心头一紧。
![]()
其实,很多像王叔叔这样的中老年朋友,常常忽视身体细微变化。据中华医学会最新数据,超四成糖尿病前期患者并无显著不适,只是一些看似“小毛病”被忽略。而头发的三种变化,就是越来越多内分泌专家提醒大家关注的“提醒信号”。
你有没有想过,头发状态竟然和血糖密切相关?不妨跟着文章,看看到底哪三种头发表现,要当心糖尿病悄悄逼近。
头发异常,到底和糖尿病有啥关系?专家这样解释
很多人问:“糖尿病不是查血吗?跟头发能有啥联系?”其实,头皮和毛囊非常“敏感”,是人体最早感知血糖波动和胰岛素异常的部位之一。血糖持续偏高,毛细血管微循环功能受损,供给头皮和发根的“营养管道”就会出问题。
![]()
医学实验证明,慢性高血糖导致头发营养不良、毛囊微炎与凋亡风险升高。北京协和医院一项覆盖1724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队列研究发现,有47.8%的受试者出现毛发稀疏或质量变差,该比例远高于普通中年人群。
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也曾报道,“头发过快改变之下,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建议主动筛查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
不是所有头发问题都等于糖尿病来袭,但在远离疾病的路上,早发现细节异常意义重大。
坚持观察头发变化,3个月内可能暴露这些信号
临床上,“糖尿病性头发异常”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脱发突然明显加重
如果发现夏末秋初以外季节,短时间内一抓一大把脱发,枕头、毛巾等处落发骤增,要警惕。研究发现,糖尿病人群发生显著脱发的概率约为普通人2.4倍,很大一部分与毛囊营养障碍和微血管收缩相关。
![]()
新长出来的头发变细变软,光泽度下降
正常健康头发直径可达80-100微米,而慢性血糖异常人群中新发直径多为60微米以下。一根根像“枯黄细草”,有时还有发梢分叉、干枯打结。如果长期如此,且伴有脂溢、头皮屑增加,也建议及早筛查血糖。
头发颜色渐渐变得暗淡无光,斑块性白发增多
并不是每个人的白发都仅仅因为“上岁数”。数据表明,糖代谢异常者出现头发色素流失或局部白发的几率提升约17.6%。出现一撮撮灰白斑块,且近期饮食变化不大时,要高度警惕。
任何一点持续超过1-3个月且合并口干、夜间多尿、易疲劳等情况,就应重视。
![]()
头发“报警”别慌,这样做才科学
面对头发异常,首先别自乱阵脚,也绝不建议擅自用补品、生发药物。更科学、实用的流程是:
自查并记录变化
拍照、记录一段时间内的脱发量、毛发状态等,并与家人做交叉对比。如果伴随高糖饮食史、肥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应提高警惕。
及早到正规医院筛查血糖相关指标
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性检测等。中国内分泌学会建议,40岁以上及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每年体检至少一次。切勿单凭某一种症状自诊自断。
综合生活干预,改善饮食和作息
通过膳食调整(减少精制糖分)、适量运动、减少熬夜、维持合理作息,有助于保护血管、改善微循环,从源头上维护头发与全身健康。哈佛研究显示,规律作息和低糖饮食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头发异常改善率提升约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