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RW发布的信息,2025 年 10 月 28 日,DRDO 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已接近战场准备状态,经过新一轮用户主导的评估后,印度陆军即将于 2026 年列装。该报告将 MPATGM 描述为印度的便携式坦克克星,指出发射后忘记指导、顶级攻击特征以及从成功的博克兰战役到最终验收步骤的稳步进展。陆军的目标是淘汰传统的 MILAN 和 Konkurs 库存,并用一种本土的、更轻的两人系统取代它们,该系统与热 CLU 配对以进行白天和夜间的战斗。对于前线部队来说,这条时间表恢复了徒步反装甲部队的射程,同时加强了印度对关键精确武器生产线的控制。
MPATGM 是第三代“发射后不管”顶部攻击导弹,尺寸适合两人团队使用。该弹长约1.3米,直径120毫米,重约14.5公斤。指挥发射单元增加了约 14.25 公斤,并将数字日间瞄准器与热成像技术相结合,以便在直接和高架攻击剖面发射前进行锁定。已公布的数据显示最大有效射程为 2.5 公里级别,一些消息来源指出,根据配置,射程可增至 4 公里,这使印度系统与西方同行处于同一战术等级。
DRDO 描述了一种双模式成像红外制导套件,具有在 2024 年 4 月的试验中验证的顶击能力,这种组合可以让炮手从掩体中交战并立即重新定位以避免反火力。印度深科技公司 Tonbo Imaging 参与了非冷却 IIR 导引头的开发,这种设计选择相对于冷却导引头可以降低成本并简化维护,同时保留昼夜目标辨别能力。
陆军希望MPATGM能够取代步兵、伞兵和特种部队中老化的“米兰”和“孔库”,恢复在高空和密集城市空间的步行反装甲打击能力。 2024 年,国防部要求提供超过 20,000 个下一代 ATGM 和 1,500 个发射器以及相关模拟器的信息,这突显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反装甲资本重组的规模。虽然 RFI 与竞争无关,但 MPATGM 的进步和本土内容使其成为用户试验结束后批量部署的主要候选者。
MPATGM 为印度排提供了对抗受爆炸反应装甲保护的现代主战坦克的防区外杀伤选择。串联热弹头在针对当代装甲级别的穿透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并且“发射后不管”自主性可以从控制线和拉达克沿线常见的屋顶、马鞍和狭隘位置进行快速射击和滑行。随着主动防护系统的激增,顶部攻击角度和减少的特征发射使拦截变得复杂,尽管针对尖端硬杀伤套件的实际性能将是最终评估期间的重点领域。
后勤和培训已包含在该计划中。 RFI 对模拟器的要求符合陆军训练流程,该流程必须快速对大批炮手进行资格认证,而 CLU 则可在导弹未装载时充当巡逻的热监视资产。 DRDO 表示,该系统已经完成了技术开发,目前正处于用户评估阶段,该阶段将包括在陆军批准士兵便携式配置之前在极寒、灰尘和城市混乱中进行压力测试。
基准比较仍然是美国的 标枪和以色列的 长钉 LR2。标枪传统上提供 2.5 公里的包络线,使用轻量级 CLU 可以延长至约 4 公里,重约 22.3 公斤,准备发射。 Spike LR2 射程约 5.5 公里,配有 13 公斤重的导弹和多用途弹头选项。 MPATGM 的重量、导引头概念和顶级攻击型外形完全属于这一级别,供应保证和成本控制是印度的差异化优势。
该计划的弧线反映了有意的工业建设。开发工作于 2010 年代中期启动,并于 2018 年在 Bharat Dynamics 的 Bhanur 工厂启用了一条专用生产线,以支持最终的批量生产。拉贾斯坦邦的早期发射证明了制导和飞行稳定性,2024 年 4 月的博克兰战役在陆军观察下完成了弹头验证。如果最终用户评估符合计划,作战部队可能会在 2026 年开始交付,并随着陆军接受程度的扩大而扩大规模。
目前还没有外国军事领域的 MPATGM,但出口潜力是真实的。印度已经通过小规模紧急购买“长钉”导弹来填补近期缺口,一些使用第二代导弹的亚洲和非洲军队可能会关注印度的引进,以寻找成本更低、不受《ITAR》约束的替代品。 BDL 是主要的导弹制造商,一旦获得国内订单,就会投入市场。单价尚未披露,DRDO 尚未公布 MPATGM 的具体计划总数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