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ristine Market Insights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占有率排名,雀巢以近16%的市占率蝉联冠军,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品牌的集体突围——伊利、飞鹤、君乐宝和蒙牛首次共同跻身前十,占据四席。这一结果不仅颠覆了长期以来外资品牌主导的市场格局,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高端消费领域的快速崛起。
![]()
01 全球婴配粉市场格局重塑
根据Pristine Market Insights的报告,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已形成清晰的梯队格局。雀巢凭借近16%的市占率稳居第一,其通过多品牌战略和全球供应链优势,在高端有机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领域持续领先;达能以超过10%的占有率紧随其后,两者共同构成第一梯队,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中,雅培、伊利、飞鹤和Reckitt(美赞臣)均以超过5%的市占率展现强劲竞争力,其中中国伊利和飞鹤通过深耕本土市场并加速国际化布局,首次在销售额维度与跨国巨头比肩。
![]()
值得注意的是,君乐宝与蒙牛作为新晋力量冲进前十,标志着中国品牌从“跟跑”转向“并跑”的关键转折。这一格局变化并非偶然,背后是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母婴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本土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
02 中国奶粉的“技术逆袭”
中国品牌的集体突破绝非营销驱动的短期现象,而是基于扎实的科学研发与产业链重构。以君乐宝为例,其提出的“6个世界级”标准涵盖研发、牧场、工厂、供应商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婴幼儿营养研究全球智库,在乳铁蛋白、OPO结构脂等关键成分上实现技术突破,产品指标已媲美欧美高端品牌。蒙牛则凭借“一米八八”儿童成长奶粉打造现象级产品,针对亚洲儿童体质特点优化钙磷比和维生素D组合,上市首年即收获百万级用户。飞鹤多年来聚焦中国母乳研究成果,构建了覆盖不同地域的母乳数据库,使配方更贴合本土婴幼儿需求;伊利则通过整合海外优质奶源和智能生产工艺,在安全性指标上达到欧盟标准。
![]()
这些创新背后,是中国奶粉行业对2010年后质量危机的彻底反思,以及累计超百亿元研发投入的成果转化。行业专家指出,中国奶粉正从“制造”转向“智造”,在益生菌应用、分子营养学等前沿领域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对话的实力。
03 市场驱动与政策红利
中国品牌的崛起离不开双重驱动力:国内消费升级与政策精准扶持。随着“三孩政策”效应释放及90后父母对“科学喂养”需求提升,高端奶粉市场年增速维持在15%以上,为本土品牌提供广阔试验场。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过注册制改革淘汰近七成中小品牌,加速行业整合,头部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在国际化方面,中国品牌通过收购澳洲牧场、共建欧洲研发中心等方式打通全球资源链,伊利收购威士兰、蒙牛控股贝拉米等案例,使其在供应链端与雀巢、达能站在同一起跑线。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奶粉的海外销售额占比仍不足20%,但东南亚、中东市场已成为新增长点,飞鹤在马来西亚工厂的投产预示着全球化战略进入深度阶段。
![]()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RCEP协议生效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国奶粉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出海路径,从区域品牌蜕变为全球玩家。
04 技术竞赛与生态重构将成未来主旋律
全球婴配粉市场的竞争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博弈。一方面,跨国企业加速布局细分领域,雀巢推出针对过敏体质的“恩敏舒”系列,达能抢占有机奶粉赛道;另一方面,中国品牌依托数字化优势,通过用户直连模式重构消费生态,君乐宝的“透明工厂”直播吸引超千万消费者围观,飞鹤的智能育儿平台沉淀了精准营养数据。未来五年,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配方个性化成为核心竞争力,基于基因检测的定制奶粉已进入试验阶段;二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升级,碳足迹追溯将成为准入门槛;三是渠道变革加速,短视频平台与专业母婴社群贡献超三成新客源。
![]()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能否在生物活性物质提取、肠道微生态调控等核心技术领域建立壁垒,将决定其能否真正从“冲进前十”迈向“引领行业”。这场看似平静的奶粉战争,实则是一场关于科研实力与产业生态的终极较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