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是如何对待列宁的妻子?

0
分享至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清晨,莫斯科依旧零下二十度,克鲁普斯卡娅裹着黑呢大衣站在工会大楼门前。她刚签完最后一份文件——同意将列宁遗体暂时停放在柱厅。寒风掠过走廊,吹动她袖口的缎带,她低声嘀咕了一句:“他从未怕过冷。”身旁的斯大林闻声抿嘴,没有回答。这一幕成为两人关系的新起点,也埋下彼此警惕的种子。

葬礼结束后,中央政治局迅速进入权力重组。三月初,斯大林亲自到克鲁普斯卡娅位于列宁山别墅的书房,“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同志,您留下这些文稿吧,保存安全最要紧。”对话只有这一句,却足够让她懂得:属于列宁的私人文件已被列为“国家财产”。她最终交出手稿,同时获准保留一间带警卫的小屋和每月五百卢布生活补贴。表面看,斯大林礼数周全,实际则把列宁全部政治遗产牢牢纳入掌控。



列宁病重期间曾口述一份备忘录,后人称之为《遗嘱》。文件中批评斯大林“过于粗暴”,并建议将其撤职。克鲁普斯卡娅多次要求在党代表大会上全文宣读。六月二十六日深夜,中央秘书处灯火通明,布哈林悄悄告诉她:“大会不会公开宣读,只给代表传阅。”她意识到事已至此,斯大林已筑起看不见的高墙。斗争的方式只能换,只能暗中拉拢同情者。

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苏共中央关于工农业余学校的报告仍由克鲁普斯卡娅执笔。她在教育人民委员部保留副部长头衔,工资照发,讲台照讲,但稿件送审程序被层层加码。曾经只需一个处长批字,如今要秘书长办公室最终盖章。文件排队一等就是三周,她却咬牙坚持,“不管批准多慢,写总归要写。”这种“软封存”在当时颇常见——不给帽子,也不给机会。

有意思的是,一九二七年二月,她迎来五十八岁生日。克里姆林宫送来一盒糖果和一束康乃馨,卡片落款:斯大林。她对朋友说:“糖是甜的,话却苦。”那一年年底,托洛茨基被逐出政治局。托派残余发起签名信反对集权,克鲁普斯卡娅在上面写下第三个名字。她并不崇拜托洛茨基,却笃信党内必须有不同声音,否则列宁留下的“集体领导”原则将不复存在。



此后两年,斯大林的对外策略显得格外耐心。他不碰克鲁普斯卡娅的安全,不剥夺她的待遇,却慢慢“抽空”她的人脉。列巴尔、叶辛、波克罗夫斯基等旧日同僚调往外省,克鲁普斯卡娅在莫斯科的电话簿越来越薄。她曾试着写信给斯大林,询问老同志去向,秘书处回条笺只有一句:已按组织需要作适当安排。从此,她再也没提。

进入三十年代,大清洗的肃风愈发尖锐。教育战线先后有十二名司局长被捕。克鲁普斯卡娅的办公室却依旧灯光柔黄,门外士兵换岗,没人找她谈话。人们议论:她是“圣人遗孀”,也是“政治绝缘体”。事实却更微妙——斯大林明白,任何对她的粗暴动作都会在国际上掀起不必要的争议,与其如此,不如留一个装饰性的“列宁窗口”,既昭示自己对老领袖的尊重,又暗示反对派别随时可能得到“慈悲”处理。



一九三八年末,克鲁普斯卡娅身体出现剧烈腹痛。她先后写过三封信,要求到列宁格勒看专家。卫生人民委员部批示同意,但列车未到站她就在伊万诺沃车站病倒。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一点四十五分,她去世。官方公报写明死因为“肠系膜血栓导致急性腹膜炎”,医疗记录至今保存在国立档案馆。传言却另一套版本:有人在药品中做了手脚,或是救护迟缓。缺乏硬证的猜测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只要斯大林在位,任何突然死亡都会被下意识归于政治。

葬礼非常低调。花圈最醒目的落款同样来自斯大林:致忠诚的列宁同志战友。外电报道评论道:“她留下的只有一排伏尔加河畔的孤坟和几堆教育改革草案。”可在苏联国内,更多人记住的是另一幅画面:短发、眼镜、素色长裙,她在工人夜校黑板前写下“识字即自由”。

评价斯大林对待克鲁普斯卡娅的方式,常被概括为一句俄语谚语:“不靠近也不放远。”他既给礼遇,也限言行;既供奉名分,也隔绝影响。对列宁遗孀,这种“温吞而精准”的做法,比疾风暴雨更为有效。因为在政治高度集中、个人崇拜快速生成的年代,保持表面尊敬就足以平息公众的道德焦虑,而剥夺实权则可以避免任何潜在挑战。



时间推到今天的档案室统计,克鲁普斯卡娅自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九年间,共出席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七次,发表正式讲话九次,比同级别的人民委员少了一半。文件齐全,可她的声音明显趋于稀薄。斯大林对她的“尊重”其实是一种慢性边缘化,既削减反对力量,又塑造领袖形象。这种操作手法后来成为苏联政治运转的一种标准模板。

多年后,有研究者整理克鲁普斯卡娅遗物时发现一个破旧糖果盒,里面只剩一张褪色卡片,上书“送给真正的同伴——伊·维·斯大林”。她为何一直保留,无人说得清。也许那盒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复杂:外在温情、内里锋利。两人之间的关系正如那盒糖——甜味仍在,苦味更浓,而糖纸被一层层剥开,最后露出的却只是政治的核心。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只谈和平,不讲统一!洪秀柱敏锐意识到不对,迅速出手

郑丽文只谈和平,不讲统一!洪秀柱敏锐意识到不对,迅速出手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06 12:36:39
饮用水库放猫后续:团伙作案成利益链,多部门介入,背后大佬被扒

饮用水库放猫后续:团伙作案成利益链,多部门介入,背后大佬被扒

千言娱乐记
2025-11-05 22:18:35
民主党接连胜选之后 特朗普要求立即通过支出法案以结束停摆

民主党接连胜选之后 特朗普要求立即通过支出法案以结束停摆

财联社
2025-11-06 15:30:07
三星S26 Ultra:从直到弯再到圆!

三星S26 Ultra:从直到弯再到圆!

手机评测室
2025-11-06 12:01:24
阿里高管配不上山姆?

阿里高管配不上山姆?

快马财媒
2025-11-06 07:31:32
又一知名演员被骂到抑郁!于和伟仗义出面,求观众给条活路

又一知名演员被骂到抑郁!于和伟仗义出面,求观众给条活路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6 15:35:28
直辖市“70后”市委常委,任新设区首任区委书记

直辖市“70后”市委常委,任新设区首任区委书记

上观新闻
2025-11-06 15:59:05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

百态人间
2025-11-06 15:26:23
大厂的“瓜”,关于孕妇的

大厂的“瓜”,关于孕妇的

蚂蚁大喇叭
2025-11-05 14:19:46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05 22:24:15
户晨风近期成立文化传媒公司

户晨风近期成立文化传媒公司

雷达财经
2025-11-05 19:20:00
开拓者首发中锋克林根7中2砍7分8板2断2帽,三分4中1&正负值+1

开拓者首发中锋克林根7中2砍7分8板2断2帽,三分4中1&正负值+1

懂球帝
2025-11-06 14:28:13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陈意小可爱
2025-10-11 15:05:05
撤掉刘鹏,山姆中国就会变好?

撤掉刘鹏,山姆中国就会变好?

壹览商业官方
2025-11-05 19:34:07
米切尔46+8赛季新高骑士力克76人 马克西27+7+9探花14中3

米切尔46+8赛季新高骑士力克76人 马克西27+7+9探花14中3

醉卧浮生
2025-11-06 10:36:33
白百何内涵高露:一场“产后瘦身”引发的隐婚事件

白百何内涵高露:一场“产后瘦身”引发的隐婚事件

孟一宜
2025-11-06 10:15:51
众望所归!2大中超名宿驰援国足,获足协认可,辅佐邵佳一

众望所归!2大中超名宿驰援国足,获足协认可,辅佐邵佳一

国足风云
2025-11-06 09:18:01
拆迁全面叫停?2025年以后,楼龄超过20年的房子,统一这样处理?

拆迁全面叫停?2025年以后,楼龄超过20年的房子,统一这样处理?

巢客HOME
2025-11-06 04:25:03
出大事了,日本凌晨发生地震;菲军机坠毁;美军航母悄悄来到亚洲

出大事了,日本凌晨发生地震;菲军机坠毁;美军航母悄悄来到亚洲

林子说事
2025-11-06 08:07:09
2025-11-06 16:28:49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这个世界太冷让我用音乐温暖你
592文章数 160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打车将手机遗忘车内 司机将手机"丢"到300公里外

头条要闻

男子打车将手机遗忘车内 司机将手机"丢"到300公里外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亲子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亲生的和亲自生的还是有区别的!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