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后续给您分享更精彩文章,您有故事也可以私信给我,您来讲,我来听。感谢支持! 口述|杨健水 编辑|舒云
“爸,小叔刚刚打来电话,说这个重阳节回家祭祖!”,儿子刚从城里下班回家,一进门就一脸兴奋的对我说。
老伴得知后也是很激动,她掰起来手指算了算,感慨不已:“这老三自打出社会后,也有十来年没在家里过重阳节了,时间过得是真快啊!”
是啊,人生不过一瞬而过,当年那个只会调皮捣蛋,被人嫌弃都不愿意收留老幺儿,如今也是家庭顶梁柱了。
1987年,我和邻村姑娘丽娟在三姑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第二年我们就领了证,办了结婚酒席。
其实说是婚宴,也只是简单摆了两三桌,如今回头想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心里一直都觉得愧对了老伴,没能给她一个体面的婚礼。
![]()
我15岁就出了社会,家中兄弟姐妹4人,最大的是大姐,上面还有一个大哥,我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母亲怀弟弟时,已经是43岁了,放在现在来说,妥妥的高龄产妇,可在咱们八零年代,这并不少见。
当时全家都并没有重视,弟弟出生时,父亲还在田间干活,我急忙跑去找他,他这才想着去找接生婆。
当时给接生的是村卫生室的女医师,那时候都穷,一般都不怎么去医院生产的,附近村子都是找她,就属她经验最丰富了。
我们姐弟三人也都是经过她接生的,当时父亲也是认为十拿九稳,毕竟母亲已经生育了三个娃了,可万没想到,母亲生弟弟时,出现了难产。
当时大姐出嫁了,也赶回来了,我和父亲大哥就守在屋外,看着大姐忙端着脸盆打热水,进进出出,额头上全是汗,我的心也跟着着急。
好在三个时辰后,一声响亮的哭啼声从屋内传了出来,我们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都长舒一口气。
![]()
弟弟是平安出生了,可母亲却是出现了大出血,虽然闯过了鬼门关,可自那以后,身体便越来越虚弱,没能熬过第二年冬天。
母亲的过世,让父亲难以接受,他一夜之间憔悴不堪,母亲出殡后,父亲一个人蹲坐在院子里那棵杨桃树下,那棵杨桃树是母亲多年前栽下的,他面无表情地大口大口抽着旱烟。
外面寒风刺骨,大哥都劝不动他,我抱着一岁的弟弟,就这样直愣愣的看着父亲,眼泪不自觉落了下来。
大哥是个急脾气,他将母亲过世的打击转移到弟弟身上,在他心里一直认为是弟弟的到来,才导致了母亲早逝的原因 心中一直有一个难解的结。
母亲走了,可我们一家的生活还在继续,弟弟才一岁,我们几个男人根本不懂照顾,好在那时候姐姐的孩子也有几个月了,父亲索性就将弟弟送去给姐姐照顾了。
姐姐家条件也不好,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弟弟没人照顾,也只能答应了,她一个人背着外甥,又抱着弟弟,长姐如母,这话放在我大姐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
5岁那年,弟弟搬回家住了,因为那年家里又发生了一场变故,让年少的我再一次被伤痛包围。
父亲自从母亲走后,一股劲全部用在地头里,早出晚归的,只为从地里头多抛出点希望。
供我读初中,对于这个家庭已经够艰辛的了,结果大哥娶媳妇,人女方要求有房子,他愣是在一年时间里,给建好一套平楼,让大哥娶亲成家。
常年郁郁寡欢,加上积劳成疾,在我17岁那年,父亲突然撒手人寰,葬礼一结束,大姐红着眼眶提出,说小弟已经5岁了,这马上可以上学了,也是时候该回家里了。
大哥听后没做声,默默转身出门了,怀了身孕的嫂子,看了看躲在大姐身后的小弟,脸色一沉说道:“大姐,咱这家里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也很难呐!”
嫂子话音刚落,大姐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她轻叹一声,看向了我。
我心里清楚,大姐这也是有她自己的难处,姐夫原先是泥瓦匠,这一行当原本也能养家糊口,可在去年干活时发生了意外,给人建楼时,跌落地上,把腰给摔伤了,从那以后就干不了重活了,家里重担全部落在了大姐身上。
我一把将小弟拉过来,脸上强撑起一丝笑意,一脸坚定地说:“姐,你别着急,健安,就跟我吧,我在木材厂也有稳定工作,可以养活他的。”
大姐红着眼眶,拉起小弟健安的手,眼里满是不舍,这么多年了,她把小弟当儿子来养,感情自然是很深的。
![]()
她蹲下身,抚摸了一下健安的脸庞,哽咽地嘱咐道:“安子,你在家要听二哥的话,不许调皮捣蛋,知道不!”
大姐说完就转身出门,健安哭着想要冲上去抱,被我一把给薅住了。
一直沉着脸的嫂子此刻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她看着哭闹的弟弟,冷笑道:“老二,这往后的日子,可要遭老罪了。”
往后的日子,我一边在木材厂干活,一边要照顾着健安,我在木材厂只是学徒,帮着师傅打下手,学本事,当时一个月学徒工资是13元。
当时厂里是吃三餐的,因为平时干过卖力,人也算机灵,师傅很看重我,得知我的家庭情况,还照顾着一个弟弟,每天往返家里十几里地送饭,就找了厂长申请了一间杂货房,给我们兄弟俩住。
弟弟在厂里住,我更加放心了,也解决了我心中一大担心的地方,师傅帮了我这么大的忙,那个月发工资后,早早就去供销社排队,给他带了一壶老酒,半边烧肉。
1988年,我成家了,结婚当天我只安排了两桌酒席,宴请了几个亲朋和厂里的师傅同事,简单办了一场。
妻子丽娟人不仅贤惠善良,还很能吃苦耐劳,家里有了女人操持果然就是不一样,脏乱差的老屋被她拾掇得干净整齐。
![]()
我成家后不到三天,哥嫂突然找了上门,大哥阴沉的脸,一进门就蹲坐了杨桃树下,嫂子嚷声说:“老二,你这也成了家,爸妈留下的物件也该分一分了吧?”
丽娟听后脸上也是一阵惊愕,我当时就来火了,扫了一眼这破旧的老屋,能有啥值钱的物件。
丽娟见到我脸色不对了,连忙拉着我,然后对嫂子说:“嫂子,你这话也没错,可咱这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你就说吧,该怎样分?”
丽娟的反应让嫂子很是意外,她听后也愣了一下,转头看向我大哥,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哦,那台缝纫机就给我们吧,还有老二种的田地,比我们家多了一亩,就折合成粮食吧。”
那台老缝纫机是母亲留下的,当年是父母攒了好久的钱才买回来的,我们姐弟三人的衣物缝缝补补,都有这机器的一份功劳。
自从母亲走后,父亲就把缝纫机推进了偏房,用布给盖了起来,时不时擦拭一下。
丽娟神情一变,她脸上尽是不舍,我心里明白,她前面刚收拾屋子时,也发现了这台缝纫机。
她还说要用来缝纫一些衣物,到时可以拿来出售换些盐油,她说这话是,满眼都是对未来的希望。
可现在嫂子提出要分走,换作谁都会受不了的。
可丽娟沉默了一下,还是同意了,我在一旁都气坏了,脱口而出:“那健安呢,他可是咱们的弟弟,是不是也要分一分这抚养的责任呢?”
![]()
嫂子听后突然就对丽娟大倒苦水,说:“哎哟,弟妹呐,你们刚成家,哪里知道我们的困难啊,家里都有三个娃了,哪里还能供得起健安读书呐?”
大哥在村上算是养殖大户了,他养了猪,还有一个鸭棚,这些年挣了不少钱,原先父亲给他建的小平楼都被他加建了一层,生活条件算是村里前列的了。
我一听就知道嫂子是故意的,可丽娟却一口答应:“嫂子,健安咱们家负责了,也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就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
那天哥嫂分走了缝纫机和一袋粮食。
晚饭时,我气得饭都吃不下,一直想不通,丽娟为啥同意哥嫂的要求。
丽娟给我和建安盛了饭,丝毫没有把今天的事情放在心上,她笑着说:“不是我们的,留都留不住,看似哥嫂他们是赚到了,可那些都是物件,咱家可是分到希望呐,有人就有希望!”
丽娟的话让我愣住了,弟弟健安眼眶红了,看了一眼丽娟,又默默低头吃饭。
这么多年来,丽娟承担起的角色,对于弟弟健安来说堪比母亲,穿衣读书,丽娟都是尽心尽力满足这个弟弟。
健安也争气,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走出来农村,一时间我们家成了村里最羡慕的家庭。
健安毕业后,留在了省城,过年过节都会回来看望我们,还带回来不少城里的东西,丽娟每次都会带上一部分,送去哥嫂家。
![]()
我想不通丽娟的做法,这哥嫂都没照看过一天弟弟,为啥现在要享受现成的,结果丽娟却一脸不在意,说:“这你懂啥,我是给咱弟做的,毕竟都是兄弟,血浓于水不应该生分了!”
再后来,弟弟开了一家公司,能挣钱了,他给了钱,将我们的老屋推倒,建成了全村第一栋别墅。
别墅建成乔迁酒宴当天,亲朋好友都到齐了,足足有近20桌酒席,弟弟有出息了,我们都涨了脸面。
弟弟不但给我们建房,还帮着安排儿子的工作,看着我们招待亲朋忙上没下,坐在酒桌上的哥嫂面面相觑,不由得红了脸。
至今我都记得老伴丽娟她当年的那一句话:有人就有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