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海这片海域最近可不太平,刚消停没几天就又出了新动静。
菲律宾和加拿大凑到一起,正式签了个《访问部队协议》,这事儿看着是两国之间的合作,往深了扒可没那么简单。
要知道,南海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关键航道,每天都有大量商船从这儿过,全球贸易都跟这儿挂钩。
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个军事协议,不得不让人警惕,这会不会给本来就复杂的南海局势再添一把火?
![]()
加拿大介入南海问题,协议签订!
其实加拿大在南海早就不是“新人”了。
去年开始,加拿大皇家海军就掺和进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搞的联合海上巡逻,一会儿搞搞搜救演练,一会儿又对付海盗,表面上都是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实际上就是在慢慢增加自己在南海的存在感。
但这次签的协议不一样,以前顶多在海上晃悠,现在直接把合作延伸到陆地上了。
按照协议内容,加拿大军队以后能在菲律宾境内参加陆上联合演习,不光练战术,还得磨合装备,两边的军事互动一下子就从“海上单练”变成了“海陆联动”,这步子迈得可不小。
在马尼拉开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国防部长把这事儿说得特别冠冕堂皇,说什么协议能给两国军事关系注入新动力,还能帮加拿大推进“亚太战略”。
这个“亚太战略”说白了就是加拿大想在亚太地区多刷存在感,保持“前沿存在”,好跟这儿的安全架构绑得更紧。
具体要怎么干?人家也说了四个方向:一会儿要搞针对性的军事训练,一会儿又要搭军校交流的平台,情报得互通,连网络安全都要一起管。
更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还放话想参加菲律宾明年春天的“肩并肩”军演。
“肩并肩”军演以前就是美国和菲律宾的“专属项目”,这些年慢慢改成多国参与的模式,一会儿练两栖作战,一会儿又搞灾害应急,早就成了区域里挺受关注的多边军事平台。
现在加拿大也要挤进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想借着这个平台,进一步把自己的军事力量嵌入南海。
再看看菲律宾这边,这些年在军事合作上就没闲着。
早年间跟美国、澳大利亚签了《访问部队协议》,2024年拉上日本,今年4月又跟新西兰搭上线,现在还在跟法国谈类似的协议。
这么算下来,菲律宾身边已经凑了一圈有军事合作的国家,这次加进来的加拿大,不过是这个“圈子”里的新成员。
但问题在于,这些协议一个接一个签,真能给菲律宾带来安全吗?
![]()
菲、加两国玩火必自焚!
恐怕未必,反而可能把自己推到更危险的境地,毕竟南海局势本来就敏感,拉进来的域外国家越多,越容易引发矛盾。
加拿大这边的心思也不单纯。这些年加拿大一直在调整自己的亚太政策,以前更看重跟这儿的经贸往来,现在明显把重心往安全介入上移了。
这次跟菲律宾签协议,是加拿大第一次跟亚洲国家搞这种级别的军事合作,打破了以前在亚洲安全事务上“低调”的形象。
按照公开信息,加拿大已经说了以后每年要在印太地区部署三艘海军舰艇,过去三年他们的海军已经去菲律宾港口访问了9次,现在有了协议加持,以后去的次数肯定会更多。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签协议前三天,加拿大总理还在APEC峰会上跟中国说要“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承诺推动务实合作,转头就跟菲律宾搞起了军事合作。
这种“两面操作”实在让人摸不透,一边想跟中国谈合作,一边又在南海搞事情,难道觉得这样能两头讨好?
恐怕最后只会两头不讨好,毕竟中国一直明确反对国家之间的防务合作针对第三方,更不允许这种合作破坏地区稳定。
从整个南海局势来看,这个协议的签署至少释放了三个危险信号。第一个信号是域外势力介入南海的力度在加大。
以前主要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现在加拿大也正式加入,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西方国家跟风。
这些国家凑在一起,名义上是“维护区域安全”,实际上就是想通过军事合作,在南海形成对中国的牵制,打乱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节奏。
第二个信号是菲律宾正在构建“小圈子安全体系”的心思越来越明显。
菲律宾一直想通过拉域外国家入局,给自己在南海的行动“撑腰”,觉得这样就能在跟中国的博弈中占上风。
但这种“拼凑式”的联盟根本不牢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盘算,加拿大想刷存在感,美国想牵制中国,日本想扩大在亚太的影响力,真到了关键时刻,谁会真心帮菲律宾?最后很可能是菲律宾把自己套进去,陷入战略被动。
第三个信号是南海的军事活动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
中国主权不容撼动!
加拿大已经明确想参加明年的“肩并肩”军演,加上美国之前还计划在南海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搞演练,日本、澳大利亚也没闲着,以后南海海域的军演可能会一场接一场。
这些军事活动看似是“展示实力”,实际上只会加剧地区的紧张氛围,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一个小失误引发更大的矛盾。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对南海局势的掌控力可没那么容易被撼动。
就在加拿大和菲律宾签协议的同时,中国海警船编队已经进入黄岩岛领海及周边海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这种行动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常规操作,用合法的执法行动,宣告对这片海域的管辖,既符合国际法,又不会给其他国家留下“挑事”的借口。
而且中国在南海的“硬实力”也越来越强。永暑岛、美济岛等岛礁经过建设,已经成了功能完善的“不沉航母”,加上水下滑翔机、遥感卫星这些装备,中国对南海相关海域的感知和掌控能力早就实现了常态化。
之前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接连发生两起坠机事故,一架MH-60R直升机和一架F/A-18F战斗机先后坠海。
说到底就是因为美军长期在南海搞高强度巡逻,人员精神紧绷,装备也老化严重,连军饷都曾因为政府停摆发不出来,士气低迷到了极点。
在这种状态下还想在南海“秀肌肉”,结果只能是丢面子。
对比之下,中国的应对就显得从容多了。不搞军事挑衅,而是用常态化的执法行动维护主权;不搞“小圈子”,而是通过《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跟东盟国家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南海稳定。
毕竟南海的和平稳定,不是靠几个国家搞军事联盟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地区国家坐下来谈,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加拿大和菲律宾的这个协议,能不能真正落地还得打个问号。
按照菲律宾的法律,协议得经过总统审批,还得在参议院拿到三分之二席位的支持才能生效。
就算最后生效了,加拿大国内对深度介入南海事务也未必有共识,老百姓会不会支持政府把军队派到南海?菲律宾又能不能承担起协议带来的风险?这些都是未知数。
![]()
结语:
其实历史已经证明,引入外部军事力量从来不会给地区带来真正的安全。
以前有些地区因为域外国家介入,最后陷入了长期的混乱,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南海不是某些国家的“练兵场”,更不是“博弈棋盘”,中国维护南海主权和稳定的决心不会动摇,不管是哪个国家想在南海搞事情,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未来南海局势还会有很多变数,美国会不会继续推动更多国家介入,菲律宾还会跟哪些国家搞合作,这些都需要持续关注。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在南海的“主场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任何试图破坏南海稳定的行为,最后都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毕竟南海的和平稳定,符合所有地区国家的利益,这不是靠几个军事协议就能改变的大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