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这事儿要不是有视频,真不敢信。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千里迢迢跑到了福建漳州,替赖清德“寻根问祖”。是的,那个天天喊着“务实台独”的赖清德。更魔幻的是,他的祖训碑上那八个字:“不孝之人,罪逆于天。” 就这么正正摆在赖氏家庙的中堂,一眼扎心。
![]()
“如果不认祖宗,不认祖国,那就是逆天之罪。”赖氏宗亲的话掷地有声。这句不是政治口号,而是血脉里带着的常识。人可以改名、改装、改口,但改不了根。偏偏赖清德这一支,现在就活生生地在和祖宗的碑文唱反调。
“馆长”这次算是无意间上演了一场历史级的讽刺剧。有人说他是去“凑热闹”的,也有人说他是“民间外交”,但不论他出于什么目的,这趟漳州之行,都像一面镜子,把两岸之间那种割裂的荒唐照了个通透,一边喊着“祖国”,一边却有人硬要假装“没祖宗”。
漳州平和县,赖氏宗祠的香火延续了几百年,祖训刻在木匾上,不是给谁看的,而是给子孙记的。什么叫“逆天”?在赖家人看来,不认祖宗、不敬根源,就是最大的不忠不义。可偏偏,这位赖氏后人,不光不认,反而拿“台独”当口头禅。你说祖宗要是真有灵,看到他这操作,怕是都得气得掀棺材板。
![]()
“馆长”站在赖氏家庙那一刻,他可能都没想到,自己这一趟旅程,直接把一个政治人物的精神根基撕开给全世界看。一个天天标榜“台独”的人,祖籍在福建漳州,祖训写着“逆天之罪”。这不是政治反讽,这是历史在打脸。
这场“寻根直播”,在台湾舆论里也炸了锅。有人讥讽“馆长”爱出风头,有人夸他“有勇气”,但更多人其实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尴尬。因为当一个健身网红跑到大陆去替台湾副领导人找祖宗,而那位地区领导人却在岛内大谈“去中国化”,这就是两岸现实的荒谬缩影,一个在拼命找根,一个在拼命割根。结果割来割去,割断的不是历史,而是逻辑。
赖清德的这场“被寻根”,其实是台当局多年来“台独工程”的一个缩影。多少政客口口声声说“我们要去中国化”,可一翻祖谱,全是福建、广东、浙江的地名。你可以换国旗,可以改课本,但改不了血脉的方向。就像赖清德祖祠门口那副对联写的:“海内同宗,四海一家。”这不是宣传语,而是祖训的温度。那一笔一划,都是几百年前写下的事实。
最扎心的是,那句“逆天之罪”,如今正精准对应着赖清德的政治路线。祖宗早就写明了做人要孝,要顺,要记得根在何处。结果子孙却跑去台北当政,说什么“一边一国”,这不是逆天是什么?祖训成了预言,几百年后的今天还照样应验。
而这场“寻根”,其实也照出了台湾社会的一种深层焦虑。那些喊着“我们不是中国人”的人,越喊越虚。因为无论从姓氏、语言、习俗还是祖坟,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地方。你能抹掉课本上的历史,但抹不掉自己家的族谱。哪怕你再不认,只要回一趟福建、客家、潮汕,随便进一个祠堂,都能看到自己名字的来历。
![]()
“馆长”可能没打算掀起风波,但这趟行程注定不是普通的“文化访问”。他这一拜,不光拜了祖宗,也拜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赖清德,你到底认不认?这不是政治逼问,而是一个血缘的拷问。祖宗都写了“逆天有罪”,你还能在国际场合喊“台独”吗?一个连祖宗都不认的人,能谈什么自信?真要“独立”,那是不是先得改姓?
有人调侃说,这事要是让赖清德本人看到,估计得三天睡不着觉。毕竟,这不是对手攻击他,而是自己祖宗亲手立的碑在说话。这种打脸,不需要政治评论,只要看那八个字就够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政治的包装可以千变万化,但血脉的逻辑永远不会变。赖清德可以去讲外事、谈防务、拉盟友,可他绕不开一个事实:无论台北怎么包装,福建的泥土里仍埋着他的根。而“馆长”这次无意间的寻根之旅,就像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重新打开了那扇被台当局刻意封死的大门,门后不是政治,是家族,是血脉,是连天都不容你割断的“根”。祖训说得明明白白:“不孝之人,罪逆于天。”有些人不信天,也不认祖,但历史有记性。它不急,也不忘。这一刻让每一个妄想切断血脉的人,自己撞上祖宗的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