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剑指长期盘踞医疗领域的“黑救护车”乱象。这场覆盖全国的整治风暴不仅明确了“黑救护”的打击范围与执法路径,更折射出我国医疗转运体系中供需失衡、监管缺位等深层矛盾,为构建规范有序的生命转运通道提供了破局思路。
![]()
一、整治风暴:多维度破解监管困局
此次专项整治以“全链条清查、多部门联动、疏堵相结合”为核心逻辑,构建起立体化治理框架。与以往单一部门执法不同,六部门通过职责划分形成监管合力: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摸清救护车底数,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建立“全国救护车动态数据库”,实现车辆新增、注销的实时核查比对;公安部门重点打击套牌改装、违规使用警灯警报等行为,建立无资质车辆“黑名单库”强化路面执法;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天价转运费”等价格违法行为,从严查处中途加价、敲诈勒索等乱象。
整治行动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规范正规车辆”与“打击非法车辆”同步推进。一方面要求医疗机构落实主体责任,严禁救护车出租、挂靠、私自改装,对已注销机构名下未注销车辆全面清理;另一方面明确“黑救护车”双重界定标准,既包括未登记为“救护”类却从事转运服务的车辆,也涵盖正规救护车的违规运营行为。为强化社会监督,所有正规救护车将喷涂二维码,公众扫码即可查询车辆所属单位、编号及投诉电话,实现“一车一码、全程可溯”。
二、乱象根源:需求缺口与监管真空的双重挤压
“黑救护车”屡禁不绝的背后,是医疗转运市场供需失衡与监管体系薄弱形成的灰色空间。数据显示,我国拨打120的呼叫量中 30%—40%属于非急救需求,而《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明确禁止正规急救车承接此类业务,导致大量转院、出院、临终护送等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供需缺口为“黑救护车”提供了生存土壤——它们多由医疗机构二手报废车改装而成,低成本投入即可伪装成正规车辆,通过医院周边散发小广告、内部人员牵线等方式揽客。
监管权责的碎片化进一步加剧了治理难度。此前,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审核医护资质却无权处罚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门可监管营运行为却难以界定医疗转运车辆属性,形成“谁都能管、谁都难管”的困境。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黑救护车”已形成利益链条:医院接线员、保安、保洁人员通过推荐车辆收取回扣,甚至由医疗机构出租资质牌照牟利,相关问题线索已多次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这些非法车辆的危害远超“违规营运”范畴:陕西宝鸡曾出现3000元行程中途加价400元的案例,西安更是发生过5公里收费 1.77万元的敲诈事件;更严重的是,“黑救护车 随车人员多无执业资质,设备简陋且药品过期,一旦患者病情突变根本无法提供急救服务,黑龙江五常就曾发生患者乘坐“黑救护车”途中病情恶化无人处置的险情。此外,部分车辆还沦为违法工具,河南曾查处利用救护车跨市运毒案件,海南牌照救护车在西藏景区违规鸣笛拍照事件更暴露其“特权化”乱象。
三、破局关键:疏堵结合构建长效体系
专项整治的深层价值,在于通过“严打”与“疏导”的双重举措,推动医疗转运体系的系统性重构。在“堵”的层面,此次整治明确了四类重点打击行为,不仅包括无资质营运和价格违法,还将公车私用、违规使用警灯等“特权行为”纳入查处范围,对内外勾结、出卖患者信息的机构和个人更是从严追责,形成强力震慑。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在前期试点中,单日就查处10台非法改装“黑救护车”,通过罚款、责令恢复原状等措施净化市场环境。
“疏”的路径则聚焦于填补正规服务缺口。《通知》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照护转运,要求各地建立统一调度平台,逐步规范非急救转运的车辆标准、人员资质和收费机制。这一思路已在多地得到验证:北京将 999号码定位为非急救转运专用通道,湖南依托“12320”热线建立全省统一调度平台,有效分流了非紧急需求。专家建议,应进一步明确非急救转运的市场化属性,通过合理定价机制激发正规机构活力,避免“正规军”因收费偏低缺乏服务动力。
构建长效机制还需破解三大瓶颈:一是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非急救转运的医疗属性与监管主体,解决 “界定难、执法难”问题;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按人口密度和医疗需求科学规划救护车数量,避免“重城市轻基层”的资源失衡;三是强化技术赋能,依托全国救护车动态数据库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通过定位跟踪、电子围栏等技术压缩非法车辆生存空间。
救护车是守护生命的“移动医院”,其规范程度直接关系民生福祉。此次六部门专项整治既是对群众关切的及时回应,更是推进医疗转运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起点。唯有坚持“打击乱象不手软、填补缺口不松懈”,才能彻底斩断“黑救护车 的利益链条,让每一辆救护车都真正成为安全可靠的“生命方舟”。(车虹)
来源:长江网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