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31日,韩国庆州APEC会场迎来中方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首次正式会面。
此前,中方未及时向其发送贺电,被解读陷入“外交冷遇” 困境。
不过此次会面中,她全程在镜头前保持笑意,并且主动提出 “构建建设性日中关系” 。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7
一面谄媚,一面务实
外交舞台上,笑容是一种复杂的语言。
但高市早苗的笑,却演变成了一场反差强烈的脸谱戏。
就在10月28日,她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会面时,笑容谦卑甚至带着几分谄媚。
双方高调宣布“美日同盟进入新黄金时代”,并承诺落实5500亿美元的投资框架。
![]()
然而,仅仅三天后,在韩国庆州的APEC会场,面对中方,她的笑容变得谨慎而务实。
全程保持微笑主动提及“构建建设性日中关系”,仿佛换了一个人。
这种“双重笑容”的表演,在外交史上极为罕见,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台词和表情都服务于不同的观众。
![]()
面对美国,她需要的是安全上的 reassurance,笑容是递给华盛顿的“投名状”,是她向“主子”表忠心的廉价仪式。
而面对中国,她渴望的是经济上的“输血”,笑容是递给北京的“橄榄枝”,是她在内外交困下不得不放下的身段。
![]()
这两种表情,一个是政治上的“求生欲”,另一个是经济上的“求生欲”,本质上都源于同一个词:脆弱。
这种表演的背后是一个政治人物在权力与现实间的挣扎。
她的脸谱写满了日本国家战略的撕裂与迷茫。
这不仅仅是高市早苗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个国家在时代变局中的缩影。
![]()
一本政治的苦账,一本经济的甜头
拨开笑容的迷雾,我们看到的是日本不得不算的两本账。
一本是政治的苦账,记录着国内的危机四伏和对外依附的无奈。
高市早苗的执政根基,从上台第一天就异常脆弱。
公明党因对黑金政治的态度退出执政联盟,她被迫与右翼色彩浓厚的日本维新会“火线”结盟。
![]()
结果呢,在国会指名选举中以237票对149票勉强当选,国会席位不足半数。
这意味着任何重大法案都可能被搁浅,她像个跛脚首相,施政举步维艰。
她的施政草案,据幕僚透露,前后经过了三次重大修改。
对华部分,从最初的“应对挑战”,被迫调整为如今的“推进合作”。
![]()
这每一个字的改动,都是国内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充满了妥协与无奈。
这本账上还记着外部的沉重枷锁。
美日同盟被定义为“外交核心”,日本承诺采购美国大豆与天然气。
甚至计划提高驻日美军费用分担比例,双方还共同访问了横须贺美军基地。
![]()
这一切都像一根根绳索,将日本更紧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而另一本是经济的甜头,充满了对中国的渴望与依赖。
日本政府债务已突破1200万亿日元,占GDP比重超过250%,创下发达国家纪录。
日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跌破150关口,推高了能源与粮食进口成本。
![]()
更让东京焦虑的是家庭实际收入已经连续6个月下降。
高市早苗提出的“经济刺激方案”,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中国市场是她绕不开的关键答案,是唯一能让她看到复苏希望的地方。
![]()
日本汽车业在华销量占比高达38%,精密制造企业对华出口依存度超过50%。
失去中国市场,将直接击垮日本的经济复苏,这不是危言耸听。
一冷一热,一张一弛,这就是高市早苗的困境,也是整个日本的困境。
![]()
2820亿美元的底气
面对高市早苗的“务实微笑”,中方为何愿意“不计前嫌”给予机会?
答案藏在两个沉甸甸的数字里:2820亿美元。
这是2025年1-9月,中日贸易的总额,一个庞大到无法忽视的现实。
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深度捆绑并未减弱。
![]()
虽然4-9月对华出口额同比下降2.1%,但半导体制造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关键产品对华出口占比,依然稳定在21%。
更有意思的是,9月单月的数据显示,日本对华出口1.59万亿日元,进口却高达2.37万亿日元。
其中,稀土、磷原料等战略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较去年还提升了3个百分点。
![]()
这种典型的“技术换资源”互补格局,构成了中日关系最稳固的锚点。
它让双方在波涛汹涌的地缘政治风浪中,有了一块沉甸甸的压舱石。
这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战略账。
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的二十项重要共识,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
双方明确2025年举办第十八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领域扩大协作。
并且要共同推进RCEP高质量实施,这些合作不是单方面的恩惠。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指出的,这是“给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的必然选择”。
尤其在“逆全球化”思潮蔓延的当下,中日携手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至关重要。
中方的这种底气,还源于一种外交上的成熟与理性。
中国对日政策从不“贴标签、下定论”,而是始终从大局出发,基于是非曲直来处理关系。
会面中,中方明确重申了四个政治文件的核心地位,这与外交部此前回应贺电问题时“敦促日方信守历史和台湾问题承诺”的表态一脉相承。
![]()
这种“坚守底线、开放合作”的姿态,既展现了原则性,也释放了最大善意。
中方欢迎日方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这种自信与从容,让中方在这场外交博弈中,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
行动永远比笑容更有分量
那么,这场会面能成为中日关系的转折点吗?
答案并不取决于高市早苗的笑容有多甜美,而在于她接下来的行动有多坚定。
外交场上,笑容可以是表演,但行动无法伪装,行动才是检验诚意的唯一标尺。
历史认知问题,始终是横亘在中日之间的第一道坎。
![]()
高市早苗曾多次以内阁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最近一次就在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
该神社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是中日关系的永久“痛点”。
她还长期质疑“村山谈话”的合法性,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这些言行与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间背景形成了极其尖锐的对照。
![]()
中方在会面后强调“正视历史是合作前提”,这与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以史为鉴是中日关系地基”的观点形成了强烈呼应。
这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态度需要转化为行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另一道坎是美日同盟的强化给关系改善蒙上的阴影。
![]()
10月28日首脑会晤后,美日不仅签署了《关键矿产及稀土开采与精炼合作框架协议》。
其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打造一条“去中国化”的产业链,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
双方还计划加速落实日本“反击能力”建设,推动驻日美军指挥系统升级。
2025年以来,美日韩已举行了3次“自由之刃”联演,美军更在日本部署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
这种军事绑定的实战指向性极强,与对华对话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如果日本继续追随美国打造“亚太版北约”,那么任何对华示好都将沦为“权宜之计”。
正如环球时报评论指出的:“摆脱对美依附才能真正实现中日和解”。
值得期待的是,民间与经济层面的合作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托底力量”。
第十八次中日友好交流会议吸引了两国近200位友好人士参与。
![]()
中国对日本30天免签政策实施后,赴华游客同比增长了47%。
这些务实的合作,构成了关系稳定的“压舱石”,也为政治层面的突破提供了土壤。
高市早苗的笑容能否转化为持久的对华善意,答案仍在风中飘。
![]()
但这场会面本身传递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变乱交织的当下,对话是唯一理性的选择。
中方的“不计前嫌”,是对地区和平的责任担当。
而高市早苗的笑容,若想真正具有意义,就必须用“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反对阵营对抗”、“推进经贸合作”等实际行动来支撑。
![]()
![]()
![]()
结语
外交是一场表演,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亚太的未来,取决于是选择阵营对抗还是合作共赢。
你认为高市早苗的“务实”能持续多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