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今天召开的季节与健康(冬季)新闻发布会上,疾控专家介绍,从目前的监测数据来看,与我国北方省份的趋势类似,天津市已进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鉴于天津市上一年度流感高峰有所延后,出现在12月中下旬,预计本年度的流感流行期将恢复到往年水平,可能的流感高峰期出现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目前监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H3N2型,预计大概率将成为这个流感流行季前期的优势毒株。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控所呼吸道传染病控制科主任董晓春介绍,天津市冬季除肺结核、菌痢、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常年报告构成占比较高的病种外,呈明显季节性升高的主要为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目前呈下降趋势,预计11月将持续保持低流行状态。
当前,天津市传播的病原体呈现出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除流感病毒外,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活动水平排名靠前,其中流感病毒是冬季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播速度快,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其主要表现为高烧、头痛、肌肉酸痛和显著的乏力感,严重者引起肺炎等并发症;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低龄儿童,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如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而鼻病毒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随着流感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活动增加,要特别关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引起聚集性疫情可能,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疫情的风险较高。
虽然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多样,但市民预防感染的核心原则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在于构建一道坚固的“个人健康防线”,可以概括为“增强自身免疫力、切断传播途径、保护重点人群”三个层面:
第一,筑牢“内部防线”,全面提升自身抵抗力。
合理穿衣,避免受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保暖,避免因寒冷刺激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让病原体有可乘之机。
均衡营养,充足饮水: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增强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避免长期熬夜,确保充足的睡眠。睡眠期间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进行修复和加强的黄金时间。
适度锻炼,增强体质:选择天气晴好、相对暖和的时间段,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适应寒冷的能力。
第二,建立“物理屏障”,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病原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大家要有针对性地设防。
科学佩戴口罩:在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医院就诊时,规范佩戴口罩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护措施。
勤洗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回家后、准备食物及用餐前、触摸口眼鼻之前,都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洗。外出不便时,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也是好办法。
常通风:即使天冷,每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稀释和排除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减少在密闭空间内聚集。
第三,加强“重点保护”,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是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要给予额外保护;积极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建议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每年按时接种;做好健康监测,家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学,并及时就医。
来源:天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