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给你说个“秘密”,你可能不知道,以前总是听人说跟美国做朋友能“发财”,可到了2025年,这逻辑简直反过来了,变成了跟得太近反而容易“挨打”,这不荷兰那家叫安世半导体的企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牵扯出不少跟着美国站队的国家,个个都没讨到好。
![]()
荷兰为站队美国急接管安世半导体
2025年中美在吉隆坡碰过面,就贸易分歧达成了个阶段性方案,虽然只管一年,但大部分人都猜着会跟着两国实力变化逐年调,这种“东升西降”的趋势,局外人看得门儿清,可欧洲那些国家,好像是总踩不准点,荷兰这次就直接“踩”进了坑里,事得从9月29日说起。
![]()
那天美国商务部突然抛出个“50%穿透规则”,意思是中国企业控股超过50%的下游公司,都得一并放进实体清单管控,这规则一出来,荷兰看守政府立马“慌了”,恐怕是因为当时荷兰新政府还没组建,美国那边又因为预算没通过要停摆,荷兰怕自己没及时表态,等美国政府歇业期间被列入制裁名单,所以第二天它就急着表忠心。
荷兰那边急得直接翻出冷战时期的“老古董”:1952年的《商品供应法》,这玩意儿以前从没针对过中资企业,这次为了站队美国,算是彻底破了例,就这么着中资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被强行接管,中方实际控制人被“踢走”,交给三个没股份的高管托管,荷兰当时打得什么算盘?
![]()
我估计他们是觉得中国是法治国家,不会直接插手企业经营,只要把总部攥在手里,整个公司就跑不了,可他们压根没算明白,安世的核心产能和业务全在中国,荷兰总部手里就只有欧洲几个晶圆厂,这就好比抢了个“蛋糕盒子”,却不知道蛋糕早被人端走了。
果然没几天就被打脸,中国没直接干预企业,就出了个招:暂停安世中国分支机构的产品出口,别小看这招,直接戳中了产业链的“命门”,荷兰总部一看急了,居然干了件“昏事”,停发中国封装厂员工的工资,还把人家的总部系统给断了。
![]()
这操作纯属“送人头”,中国封装厂本来就是独立法人,他们断人资金断人技术,正好名正言顺启动独立运营,等于荷兰想“锁门”,结果发现人家早备好了备用钥匙,自己反倒把自己关在了门外,更戏剧化的来了,10月30日中美在吉隆坡又磋商了一次,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50%穿透规则”暂停一年,中方也跟着暂停了反制措施。
这一下荷兰彻底懵了,前几天还上赶着表忠心,现在美国的“尚方宝剑”没了,自己倒成了地缘博弈里的“显眼包”,孤军裸奔的滋味可太难受了,其实荷兰这波不算最惨,只是最荒唐,2025年跟着美国针对中国的国家,没一个捞着过好处。
![]()
![]()
日本、欧盟相继针对中资
除下荷兰,跟着美国针对过中国也不在少数,就说日本吧,今年2月就把42家中国实体塞进了出口管制的“最终用户清单”,让受管制的中国机构数量飙到了110家,全是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的企业。
9月29日也就是美国出“穿透规则”那天,日本经济产业省又更新了清单,新增了好几家中国企业,还说要防止技术用于“军事用途”,可连点证据都拿不出来,中国商务部直接“怼”回去了,让他们赶紧停手,这波操作下来,日本企业想跟中国做技术生意都得“绕”着走,纯属给自己添堵。
![]()
欧盟那边也没闲着,今年3月对摩洛哥的部分铝车轮征反倾销税,表面上针对摩洛哥,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调查的时候就明说,有些摩洛哥工厂是中资资助的,给这些中资背景企业定的税率高达31.4%,其他厂商才5.6%,摩洛哥学者都看明白了,这就是想通过第三国,接着限制中国产品。
现在有部分中资企业在摩洛哥建厂,要是欧盟直接动手,生意都没法安心做,回头再看荷兰,这会儿早陷入“死循环”了,安世70%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中国,欧洲晶圆厂造出来的晶圆,没中国这边封装根本没法用,欧洲车企倒是预付了些货款,可没成品交付,钱很快就烧完了,现金流彻底断了。
![]()
按企业财务的规矩,没有订单兑现也没有信用证担保,银行根本不敢放贷,欧洲晶圆厂更惨,造好的晶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就没收入,等于成了“废铁生产商”,荷兰总部现在就是个“空壳子”,看着挺唬人,实际上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更头疼的是法律上的死结。
当初荷兰是通过法院程序接管的,现在想还回去,得闻泰科技主动向荷兰法院申请解除接管令,再开股东大会重选管理层,荷兰政府当初躲在法院后面推波助澜,现在想收场都没辙,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干预司法吧?
![]()
现在欧洲客户大多都认中国封装厂的产品,反而对荷兰总部的“空头承诺”避之不及,荷兰这接管行动等于白忙活一场,还把自己的信誉赔进去了,刚选出来的荷兰新政府,对着这个“烫手山芋”根本没辙,想把安世卖给本土企业,可没了中国产能和市场,这企业就是块负资产谁要啊?
更何况荷兰的ASML造光刻机,可是离不了稀土的,真断了稀土供应,ASML的生产线恐怕都得直接停摆,到时候荷兰的高科技产业,就等跟着遭殃吧,闻泰科技这边也犯愁:接回荷兰总部和欧洲资产吧,全是负资产,还带着一堆冗余人员和法律纠纷,不接吧这又是中国企业出海遇地缘风险的典型案例,处理不好会影响后续企业的布局。
![]()
![]()
结论
我觉得再怎么说,这事儿得中美荷三方坐下来谈,中国的政策导向是关键,要是能借着安世事件,建个清晰的风险预警和反制机制,比单纯解决这一个案子有价值多了,以后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出去”,就能少踩点坑,多筑几道“防火墙”,2025年这几波操作看下来,以前“跟美发财”的老黄历是真“翻篇”了。
美国自己都朝令夕改,跟着它站队的国家,要么像日本那样被架在火上烤,要么像欧盟那样暗戳戳搞小动作却得不偿失,最惨的还是荷兰,上赶着表忠心,最后成了没人管的“裸奔者”,现在的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靠站队博好处迟早得被反噬,安世这出事端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谁想逆着全球化趋势来,谁就得付出代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