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闹到现在,11 月 4 号算是个关键转折点。
中国商务部直接表态了:荷兰政府瞎管企业内部事儿,再加上 10 月 26 号突然断了给中国工厂的晶圆,已经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搅得一团乱,而且明明白白说 “这责任得荷兰全担”。
这话讲得特别直接,边界也划得清清楚楚,差不多就是给海牙递了张 “最后通牒”。现在问题就摆这儿了:荷兰是会坐下来谈,还是硬要接着用政治那套瞎干预?
![]()
2025 年 10 月 26 日,荷兰安世半导体突然向其位于中国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发出通知,宣布即日起停止供应晶圆,理由是 “当地管理层未能遵守约定的合同付款条件”。这一决定瞬间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 作为安世半导体全球核心封装测试基地,ATGD 承担着公司 70% 的封装测试产能,其服务客户涵盖大众、奔驰、沃尔沃等全球知名汽车企业,以及多家新能源科技公司。
断供消息传出后,安世中国迅速作出反应。11 月 2 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致客户公告函,强烈反对荷兰方面的断供行为,明确表示 “安世中国不存在任何违约行为”,反指荷兰安世半导体目前欠付 ATGD 的货款高达 10 亿元人民币。公告同时安抚市场,称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稳定满足客户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并已启动多套预案,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对明年实现无缝衔接供应充满信心。
![]()
但行业担忧并未缓解。安世半导体的功率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断供直接导致相关产品交货周期从常规 12 周延长至 20 周以上,部分芯片组件价格涨幅超过 10 倍。日产等汽车企业已公开表示面临芯片供应难题,库存即将见底,不排除被迫削减产量的可能。这场突如其来的断供,让本就受地缘政治影响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雪上加霜。
![]()
荷兰政府强行干预,企业运营失控
此次断供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荷兰政府长期干预安世半导体运营的集中爆发。事件的源头可追溯至 2024 年 12 月,安世半导体母公司闻泰科技被美国列入 “实体清单”。2025 年 9 月底,美国进一步推出 “50% 穿透规则”,规定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将自动受同等出口管制,安世半导体因此被卷入管制范围。
紧随其后,荷兰政府采取了更直接的干预行动。10 月 12 日,闻泰科技公告显示,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荷兰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直接生效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及安世半导体执行董事职务等。这一越界操作直接引发企业管理混乱,从人事任免迅速蔓延至产业链供货环节,为 10 月 26 日的断供埋下隐患。
![]()
荷兰政府对外宣称干预依据是 “保护荷兰和欧盟经济安全”,但这一理由并未得到业界认可。安世半导体在被中资收购后,产能与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2024 年营收达到 147 亿元,其发展既得益于中方团队的管理运营,也依托中国市场需求与制造业集群优势。强行干预不仅打破了企业正常运营秩序,更暴露了荷兰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倾向,引发国际社会对 “企业主权” 的广泛讨论。
![]()
中方划下红线,认定荷方全责
面对荷兰方面的持续强硬态度,中国商务部于 11 月 4 日作出明确回应,成为事件的关键转折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曾于 11 月 1 日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进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荷方继续一意孤行,且无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这必将加深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不良影响,此种结果是中方和全球业界不愿看到的。
发言直指问题核心:“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是导致目前全球产供链混乱的根本原因,这一责任必须由荷兰方面 100% 承担。” 同时,中方提出明确要求,希望荷方从维护中荷、中欧经贸关系大局和产供链稳定安全的角度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与中方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业内部事务,为问题找到建设性解决方法。发言最后强调,中方将坚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并努力稳定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畅通。
![]()
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中方发出的 “最后通牒”。在此之前,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积极沟通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中国商务部安全与管制局局长江前良与欧委会贸易总司雷东内副总司长在布鲁塞尔举行 “升级版” 中欧出口管制对话磋商,双方就出口管制领域彼此关切进行深入沟通,并同意继续保持交流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但荷兰方面的持续不作为,让中方不得不亮出更明确的立场。
![]()
全球业界谴责政治干预
荷兰政府的干预行为引发全球业界广泛担忧与批评。英国《卫报》和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荷兰安世半导体的断供举动将 “威胁全球汽车产业”“导致芯片价格上涨”;“欧洲新闻”(Euro news)网站认为,此举 “增加了欧洲大型汽车制造商面临的供应中断风险”;德新社则特别担忧,供货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并对德国汽车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开表示,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对汽车产业至关重要,“将商业问题政治化的做法损害的是全球企业的利益”。多家国际半导体行业组织也发声,呼吁各国避免将技术和产业问题工具化,强调 “供应链的韧性建立在商业规则而非政治干预之上”。
![]()
这种国际舆论压力,让荷兰政府陷入被动。作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大国,荷兰一直以 “产业链中立” 自居,但此次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与其长期倡导的 “市场原则” 形成鲜明反差。有分析指出,荷兰的举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但这种 “盲从” 不仅未能带来安全,反而摧毁了本国企业的商业信誉。
![]()
保障供应链韧性,维护企业权益
在明确向荷兰方面施压的同时,中方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断供带来的影响,展现出维护供应链稳定的负责任态度。11 月 1 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曾强调,中国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产供链安全稳定,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及时与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企业层面的应对同样迅速。安世中国除了动用库存保障短期供应外,正加速与国内晶圆制造商的合作。其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国内晶圆制造由上海临港鼎泰匠芯晶圆厂承担,该工厂是 2021 年启动建设的 12 英寸功率半导体自动化晶圆制造中心,双方预计 2023 年至 2026 年合作总合同金额达 68 亿元。2025 年上半年,闻泰科技与鼎泰匠芯及子公司合计发生交易 6.04 亿元,合作基础扎实。
![]()
结语
技术储备也为应对危机提供支撑。闻泰科技基于临港晶圆厂 12 寸工艺升级的新一代 MOS 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供应链,产品正从 40V 向中高压系列拓展,支撑新能源汽车、AI 服务器等产品向 48V 平台架构演进;预计 2025 年底,临港晶圆厂将实现 12 吋 IGBT 新一代产品通线量产。这些布局不仅增强了安世中国应对外部断供的能力,也展现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发展成果。
截至 11 月 5 日,荷兰方面尚未对中方 11 月 4 日的表态作出正式回应。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屏息等待海牙的下一步动作 —— 是选择坐回谈判桌前,以商业规则解决问题,还是继续坚持政治干预,让供应链危机进一步升级。无论结果如何,中方此次的明确立场已传递清晰信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供应链稳定是底线,任何损害这一底线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后果。
参考信源: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