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讲马谡那事儿,说他笨,可他真不是那种一根筋的笨,脑子快得很,就是碰上那场局,怎么选都是个死胡同,街亭那回,看着是打输了仗,根子压根不在战场上,你要是往里琢磨,马谡那时候就跟被人按在桌子上一样,刀都举起来了,砍不砍下来他自己说了不算。
![]()
诸葛亮在蜀汉,面子上是稳了,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摊子水浑得很,荆州带来的是自己人,益州那帮老底子都是刘璋的人,还有东州那群,哪个都不好对付,刘备走前那句“马谡言过其实”,哪是单说马谡,那是敲打诸葛亮,自己人也别太信了,可诸葛亮最后还是把这担子给了马谡。
![]()
你想想那会儿,诸葛亮刚上手,外面看着风光,里头全是事儿,关羽张飞黄忠都没了,赵云也老了,能打的没几个是贴心人,派马谡去街亭,根本就不是跟魏国硬碰硬那么回事,整个蜀汉那时候,吃的都不够,兵也拉不出来几个,朝堂里头一堆小山头,诸葛亮要干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看看,他这个丞相不是个空架子,真到节骨眼上,他下得了手。
![]()
你看魏延那时候想搞偷袭,不让去,赵云被派去当幌子,真正最要命的正面,给了马谡,外人一头雾水,自己人心里清楚,诸葛亮要的是个结果,也是看谁听话,马谡跑到山上去,副将王平急得跳脚,怎么劝都不听。
![]()
嘴里念着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真把自己给置死了,司马懿一看这机会,直接把水源一断,蜀军三天喝不上水,哪还顶得住,王平在谷口死守,好歹是撤了点人回来,马谡这一仗,败得彻彻底底。
![]()
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压得慌,换个别的将军,顶天了回去关几天禁闭,降个职就完了,诸葛亮那时候,非得搞个大的,军心不稳啊,益州那帮人就等着看你这外来户的笑话,他不杀马谡,这局面就得崩,军令如山这四个字。
其实是说给特定的人听的,他心里最清楚,李严当时管着粮草,益州本土派的大佬,北伐能不能吃上饭,全看老李的脸色,这一刀下去,砍的哪是马谡,李严也得掂量掂量,这个丞相不好惹。
![]()
杀完马谡,他哭了,这眼泪哭的是啥,好多人觉得是兄弟情深,其实更多的是权力这东西太磨人,诸葛亮本来是想用自己人干大事,结果真到了这局里,能不能用,怎么用,都得按规矩来,杀一个马谡,他自己也降了三级。
![]()
所有人一看,丞相真公平,军心算是稳住了,面子上是好看了,可蜀汉从那以后,再也没了那股子敢冲敢闯的劲儿,魏延一直被压着,姜维也得不到真正的信任,后面全是些文官在撑着,整个蜀汉都变得畏手畏脚。
![]()
过了两年又北伐,李严在后头搞粮草的事,最后被贬了,益州那块地盘算是彻底给整明白了,蒋琬、费祎这些人上来了,蜀地原来的根基断了一半,人才也接不上了,等姜维接手的时候,手里基本没牌了,你再回头看马谡,纸上谈兵根本不是他最大的毛病,他最大的毛病是站错了时候。
![]()
诸葛亮需要立威,需要给所有人划条线,砍一个自己最亲近的人,换来几年的安稳,马谡就成了这盘棋里,那颗必须被扔掉的子,后头几次北伐,再也没人敢瞎出主意,规矩是立住了,可那股气没了。
![]()
历史这东西哪有黑白分明的,输赢有时候就是个面子,底下的权力怎么平衡才是真的,马谡一条命,换来蜀汉几年的内部稳定,诸葛亮那几滴泪,不是给谁喊冤,是提醒他自己,以后走的每一步,都不能再由着性子来了,丞相的心,从那一刻起,也就凉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