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没亮就醒了。
退役第五年,依旧改不掉在部队养成的生物钟。
六点整,眼皮自动睁开。
窗外还是一片墨蓝,楼下早餐铺的卷闸门刚拉响第一声。
躺平不代表懒散,这是老指导员最后留给自己的纪律。
![]()
2
轻手轻脚下楼跑步。
河滨公园的石板路上还凝着露水。
穿迷彩裤配黑色速干衣的老周迎面跑来,两人相视点头。
他比我早退役三年,原先是某边防团的作训科长。
现在每天跑十公里,雷打不动。
跑到第三圈时,卖豆浆的老李刚支起摊位,顺手往我怀里塞了袋温热的豆奶。
“苏主任,今天豆浆多加了红枣。”
他总这么叫,纠正过几次也没用。
3
回家时七点半。
妻子正给女儿扎马尾辫,阳光斜斜地打在玄关的军功章盒子上。
那枚二等功奖章被孩子贴了张皮卡丘贴纸。
自主择业后最大的收获,是能天天看着孩子慢慢长大。
4
上午去退役军人事务局当义工。
刚接待个西藏回来的小战友,高原红还没从脸上褪去。
他攥着档案袋反复问:“选择自主择业会不会后悔?”
我给他泡了杯藏茶。
茶叶在热水里舒展成墨绿色,像极了拉萨河边那些柳树。
“你看我,”我指指墙上挂的“最美退役军人”锦旗,“新战场也要讲究战术穿插。”
其实想说的是: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军人永远能找到阵地。
5
中午绕道去菜市场。
卖蔬菜的藏族阿妈多给了把茼蒿,硬是不肯收钱。
她儿子曾是我带的兵,现在在山南成家立业了。
转身时听见她用藏语对邻摊说:“金珠玛米(解放军),亚咕嘟(好)。”
胸口突然像被哈达轻轻拂过。
6
下午写毛笔字时,女儿趴桌边画《我爸爸的二十种样子》。
画到穿军装的那张,她突然问:“爸爸为什么不再打枪了?”
我搁下狼毫笔,带她到阳台指远处工地。
“你看那些吊车,像不像火箭炮阵列?”
“盖楼和站岗一样,都是守护。”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把迷彩服涂成了彩虹色。
7
今天没算收入。
但收到转业战友寄来的牦牛肉干,女儿班主任发来拼音全对的短信,还有妻子晾晒衬衫时飘来的洗衣粉香气。
这些应该比数字更值得记账。
晚安,我的新战场。
(本文作者曾在西藏部队服役,2017年,副团职务选择自主择业方式退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