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乌克兰的新一轮财政援助终于敲定关键节点!11月4日,欧盟理事会将正式批准对乌第五笔融资,加上此前第四笔款项的尾款,乌克兰此次能拿到近19亿欧元资金。
不过这笔“救命钱”并非全额到账——第五笔援助本应接近20亿欧元,欧盟直接暂扣了近7亿,原因是乌克兰尚未完成两项关键改革,若2026年第二季度末前仍未落实,这笔钱将被直接“没收”,相当于因改革滞后面临“罚款”。
据了解,欧盟驻布鲁塞尔大使已提前通过相关援助方案,从决议草案来看,乌克兰此次获得的资金由两部分组成:13亿欧元来自第五笔对乌援助,5.9亿欧元则是第四笔款项的尾款。
其中那5.9亿欧元,正是欧盟此前承诺用于乌克兰改革资产追回与追踪机构的专项资金,此前因改革进度未达标暂未发放,如今随着部分条件满足才得以解锁。
不过欧盟的援助始终带着“改革枷锁”。按照“乌克兰计划”规定,若改革措施能在一年内落实,乌克兰可拿到全额资金,但目前乌克兰尚未完成2025年第二季度计划中的所有改革任务,这直接导致第五笔援助被暂扣近三分之一。
具体来看,拖后腿的两项改革分别是“修改法官诚信声明的审查和核实流程”与“改革执法程序的数字化”,欧盟给出的最后期限是2026年第二季度末,一旦超时,这笔暂扣资金将彻底无法追回。
![]()
事实上,乌克兰在改革推进上早有波折。
今年7月,乌总统签署了一项关于ARMA冻结资产管理机构的法律,这一举措直接导致该机构负责人辞职。
而根据“乌克兰计划”的要求,这项法律本应在2025年第一季度才通过,提前签署一度让乌欧之间的资金合作陷入紧张,好在后续乌克兰补足了部分改革短板,才未影响此次尾款与部分第五笔资金的发放。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在决议草案中特别强调了持续援助的“基本要求”:“乌克兰继续维护和尊重有效的民主机制,包括多党议会制度和法治,并保障人权,包括少数群体成员的权利”。
对当前财政压力巨大的乌克兰来说,这近19亿欧元无疑是“及时雨”——既要支撑前线战事开支,也要稳定国内民生与经济运转,但能否拿到剩下的近7亿“尾款”,关键还得看未来一年多的改革落地情况。
这场“资金等改革”的博弈,不仅关系到乌克兰的财政补给,更将影响后续乌欧合作的节奏与深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