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七叶”商标品牌创始人、湖南源济堂
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退役军人丁宗明
赵涵婧 夏媛
在生活的舞台上,“既要、又要、还要”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得不到满足时,常常陷入焦虑、困惑和痛苦之中。
其实,如果抛弃一己私利,站在更高的维度和境界,有时选择“既要、又要、还要”,能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造福更多的人,则是一种快乐,何忧之有?
一位80后苗族青年,先后选择从学校到军营,从军营到医堂;从学生到战士,从战士到医者,却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坚毅果敢与医者的慈悲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他,就是“丁氏七叶”商标品牌创始人、湖南源济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退役军人丁宗明。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学了手艺,还要练武艺
湖南省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有一座城市,古称“鹤州”“五溪”,这就是今天的怀化。因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宋代为实施怀柔安抚,感恩规划之策,名“怀化”,有“怀柔归化”之意。
历史名城、人文荟萃。1980年11月,丁宗明出生在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坳上镇桥头村。父亲丁思元是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乡村医生。自幼耳濡目染、边看边学,他见证了父亲用祖传正骨技术为乡亲们解除病痛,对这门手艺也越来越驾轻就熟。
1997年,初中毕业后,丁宗明考入怀化市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西医临床,系统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学成归来,他本可留在城市改变现状,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追随父亲脚步,继续传承家传正骨技艺。
2000年初冬,伴随着征兵入伍的宣传动员,丁宗明心生萌动。此时,他已经是手艺在身,没有必要再去部队吃苦受累。退一步讲,在部队留不下,还要回来子承父业,耽误几年时间……面对亲友的分析和建议,他却没有心动。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有了手艺,再练武艺,能文能武,岂不更好”,丁宗明的心思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近在咫尺,男儿生来当报国,这颗兵心从小就在他的心田扎根发芽了。
解放军舟桥某部,新兵、老兵、操舟机手。两年时间,丁宗明站岗执勤、训练演习、公差勤务,样样积极主动、吃苦耐劳,一次次流汗流血,一个个寒冬酷暑,不仅历炼出坚强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而且培塑出永不服输的信念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一名优秀军人的优秀气质,为丁宗明今后的人生储备了更多的发展势能、奠定了更多的精神基石。而怀化人的性格原本具有外柔内刚的韧性与内敛的特质,丁宗明则就像“山里的竹子”——外表沉静但根基深厚。如今,历经部队风吹雨打的锤炼,这颗竹子正蒸蒸日上、茁壮成长。
研发了新产品,还要打造知名度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丁宗明深刻感悟乡贤的这句名联,深入思考个人的事业未来。他没有沉浸在过往的荣誉中,亦没有灰心失望时光飞逝,而是正式接过父亲的“衣钵”,潜心读书学习、钻研丁氏正骨技艺。
“正骨就是运用熟练的手法,使移位的骨折端正确地复位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疗术。因此,在施行手法整复时,首先要做好骨折的检查和诊断,其次通过眼观、手摸和心会才能达到手随心转,使骨折整复……”
“丁氏正骨起源于杭州府钱塘县,历经数代传承,至此已是第七代。其核心技艺遵循‘知祥备细,心慈术狠,正、整、接、实’治疗原则,讲究‘轻、透、巧’手法特点,以快速正骨、松解筋结点见长……”丁宗明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父亲丁思元言传身教下,丁宗明勤思善学,刻苦精进,不仅全面掌握了家传技艺,更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研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为精益求精,他多次外出求学,师从“骨旋移”创始人李吉尚等专家,系统学习筋骨治疗新技术、新理念。
![]()
2005年,在父亲带领下,丁宗明参与编写“颈、腰椎间盘突出”相关论文,并在首届《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研讨会“特色传承与创新论坛”上发表,获得业内高度认可。
祖传技艺不能仅靠口传心授,更需要与时俱进,让更多人受益。2019年,丁宗明创立湖南源济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丁氏正骨技艺与苗药古方相结合。通过翻阅古方和临床实践,开发适合现代人群的外用产品。其中研发的“丁氏七叶膏”,以数十种中草药为原料,经烘、熏、碾、煎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对跌打损伤、关节痛、颈腰椎突出等具有显著疗效,成为方圆百公里百姓家中的“常备药”。
“之所以起名‘丁氏七叶’,顾名思义,我是丁氏第七代传人,延续家族功业七代传承的历史跨度,我们的‘丁’姓,其字形稳重大气,象征稳定与专业,体现企业的信誉与可靠性,表达安全可靠的用药承诺;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而植物是药材的重要来源之一,中药材中约70%来自植物类。‘七叶’,既表明是中药材常见名称,又代表自然与环保理念,契合医药行业对天然成分的追求。2023年,先后在国际分类第10、35等类别上获准注册,涵盖中药成药、贴剂、药用胶囊等医药产品和服务。”丁宗明把对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的认知和洞察,体现在务实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上。
![]()
2022年、2024年,《丁氏正骨》先后被靖州县、怀化市政府批准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七叶系列产品”荣膺“中华老字号”称号,丁宗明被评为“中医特色疗法专项技师”。
“中医的根,在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这些非遗技艺,就是守护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了扩大丁氏正骨术影响,丁宗明积极收徒授艺,毫无保留地将家传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希望培养更多优秀的正骨人才。同时,他致力于推动丁氏正骨技艺的学术研究,参与编写相关教材,推动技艺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
救治了患者,还要做公益
“心慈术狠”“仁心仁术”“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解除病痛,无论贫富贵贱,都应一视同仁”……既是父亲的口头禅,也是对丁宗明的谆谆教诲。
从医二十余载,靖州县城诊所里,丁宗明每天清晨便开始忙碌。为提前预约的患者换药、熬制中药,耐心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
治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寻根溯源。丁宗明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胸椎、腰椎在受到摔倒、跌伤等外力作用后,椎体容易瞬间移位、错缝、滑脱,进而牵拉腰部肌腱、韧带,致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引发腰疼、腿痛、腿麻等症状。基于这一认识,他认为只要将移位的椎体复位,椎间盘就会逐渐吸收回纳,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从根本上缓解病痛。
一位颈椎病患者曾感慨道:“我骑电动车摔倒后,脖子疼得动不了。在别处治了很久没效果,找到丁医生。他手法轻巧,很快就帮我复位了,还贴了特制的膏药。现在好多了,真是神了!”
大山深处基层医疗条件有限,百姓看病不易,丁宗明主动参与公益事业,经常减免贫困患者费用,甚至自掏腰包为他们提供药物。近三年来,他参加市县组织的“茯苓大会 非遗展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十多场,为市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免费发放药品,义务讲解肩、颈、腰、腿、膝等常见骨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足迹遍布周边城市乡镇。一位村民动情地说:“丁医生是俺们村的‘贴心人’,每次义诊都来得早、走得晚,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各种粉碎性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及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一直是中医正骨难题。丁宗明潜心研究、精心医治,在探寻传统医学的魅力与力量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独特治疗方法。
诊所里挂满患者送来的锦旗,静静地述说者医者大爱。2025年,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丁宗明被广大网友和群众大力举荐,成为“中国好人”候选人。
![]()
2022年3月,丁宗明向靖州县艮山口小学捐赠书籍200册、球服24套、书包27套等价值5000余元物资,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成为栋梁之材;2023年5月,他又向坳上镇中心幼儿园捐赠3000元的图书玩具,向坳上镇学校教师捐赠10000余元医疗用品;2025年5月29日,他又带着公司一行人来到县福利院,为几十位老人送去膏药、麦片等慰问品,并陪伴老人们提前共度端午佳节……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事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中医振兴。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明确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诸多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具体措施,中医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得苍生俱饱暖,不辞羸病卧残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丁宗明以医者之仁、传承之智、公益之心,甘做苗乡侗寨的“健康守护者”、传统文化传承的“点灯人”、传递人间真情的“爱心大使”,用绵薄之力照亮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之路。
人生漫漫,选择繁多。
丁宗明,没有焦虑,只有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