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
“很光荣,同时责任也更重了。”近日,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一级法官曾翠敏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谈起了自己获评“海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心情时说,“现在要做得足够好,且比别人好更多,才担得起这份荣誉。”
曾翠敏从法庭书记员成长为一名法官,对她来说,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自2020年担任法官以来,她共承办各类案件1481件,审结1437件,结案率高达97.03%,平均审理周期仅45天,且无一件发回重审、无超审限、无缠诉上访案件。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对审判工作的高度追求,也是对“人民满意”四个字的生动诠释。
在曾翠敏看来,审判不只是敲响法槌的判决,更重要的是倾听与理解。“当事人容易情绪激动,但我不能。”她说,“即使他们多次重复同样的诉求,也要认真听。”同时,她也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向当事人解释他们的权利。这份耐心,是审判获得诉讼双方认可的桥梁。
曾翠敏爱“整理”。她的办公桌上,一摞摞卷宗、一本本专业书籍虽堆叠如山,却被她归置得井井有条。在她的办公电脑里,有一个被命名为“争议焦点”的文件夹。每个案件开庭前,她都会梳理卷宗里的关键问题,列出待查事项。
这个习惯,曾翠敏已经坚持了5年,在文件夹里已经存了上千份“争议焦点”文档。“开过庭的都要做整理。”她说得轻描淡写,却透露出对细节的执着。
作为法官,在一个案件中阅读上百页材料是家常便饭,但曾翠敏从不烦躁。她顺手拿起桌上一本180页左右的材料说:“这本还不算厚的。”她向记者介绍,曾经在一起离婚财产纠纷案中,两位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加起来就有三四百页,她依然逐页细读,从中理出脉络。
从事法律工作14年,曾翠敏始终未忘求学时的初心——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普通大众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如今,她工作内容有所变化,也有了更多时间参与普法。“我们正在尝试用更丰富的方式,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人心。”
荣誉在手,责任在肩,曾翠敏依然在践行初心的路上。
(海南日报石碌11月3日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