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矛盾需要有效应对。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财政局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并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被动买单”到“主动问效”
在传统预算编制中,“基数+增长”、只增不减的“支出惯性”痼疾突出,2024年8月,大兴区财政局率先创建了“财政支出政策事前功能评估机制”,旨在对拟纳入预算的新增重大政策或延续性政策,在资金分配决策前进行前置性、预防性的全方位“健康体检”,从源头提升财政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上述机制首次全面启动实施后,聚焦教育、交通、城市更新、生态建设等民生和发展关键领域,对68项具有代表性、资金需求较大的支出政策进行了深度评估,核心考察点包括需求紧迫性、方案可行性、成本合理性、产出清晰度、效益明确性、财政可承受度。
据了解,通过科学评估、精准识别和果断决策,大兴区财政局在预算编制前端有效压减了不合理、低效或超前支出需求,显著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有力推动了财政资金从“被动买单”向“主动问效”的根本性转变。
![]()
大兴区财政局对财政支出政策开展事前功能评估。受访者供图
量价分离、实事求是
此外,大兴区财政局将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投资评审深度融合,覆盖经济建设、城市管理、农业等全领域,打出绩效评审的“组合拳”。
一方面,大兴区财政局深化成本绩效分析,力促降本增效,例如围绕“节约、提效、优化”三大目标,对机关办公区运行费用开展成本绩效分析,通过优化岗位设置、健全考核机制等措施,实现了资金效益和运维服务质量的“双提升”,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在园林绿化领域,创新构建了“作业成本导向、绩效成本导向、行业成本导向”成本绩效分析体系,重新制定区级标准。凭借成本绩效分析,2025年,大兴区财政局新设或优化定额118项,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效能。
另一方面,大兴区财政局推进支出标准建设,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针对个别项目人工成本偏高问题,大兴区财政局通过参考行业标准与市场询价,统一了同类型、同级别人员的人工定额标准;针对某些技术服务类项目工作量易高估现象,坚持“量价分离、实事求是”原则,运用实际核数量、横向对比分析、技术合理性验证等关键手段严控支出,通过财政评审构建科学统一的支出标准,促进财政资金配置更加合理。
![]()
大兴区财政局对机关办公区运行费用开展成本绩效分析。受访者供图
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大兴区财政局还构建并严格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双挂钩”机制。
一是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手段。近三年,大兴区财政局高效开展了近240个政策、项目的重点评价,评价结果全部应用于下年度预算编制。其中评价结果为“优”或“良”的,其资金需求将获得优先保障和支持,确保优质项目持续发展;评价结果为“中”或“差”的,严格采取预算核减甚至全额取消的处置措施。
另一“挂钩”指的是绩效评价结果与区政府绩效考评挂钩,这是压实部门主体责任的关键抓手。大兴区将财政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对各部门的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体系,结果直接影响该部门的年度考评分值。这也向所有部门传递了明确的信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是衡量部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重投入轻产出”和“重分配轻管理”的思维行不通。
“大兴区的实践深刻表明,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是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必将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新的跃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2026年预算编制中,大兴区财政局通过重塑支出标准、压减部门间同质化支出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新京报记者左琳 通讯员 年宏旭
编辑 彭冲 校对 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