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1950年舟山能顺利解放,背后藏着连毛人凤到死都没摸清的真相:不是特务手下留情,而是国民党自己的坚壁清野没搞彻底,再加上当地渔民悄悄帮了大忙,这两件事凑到一块儿,让解放的脚步快了不少。
![]()
要说这事儿,得从1949年下半年说起。那时候国民党丢了大陆大片地盘,把舟山群岛当成“反攻大陆的跳板”,不光派了第22兵团几万兵力驻守,还特意让毛人凤的保密局浙江站盯着——毛人凤给站长毛森下了死命令:一旦要撤退,必须让军方把机场、港口全炸了,绝不能给解放军留能用的东西。毛森当时拍着胸脯保证,可真到了要撤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那么容易。
![]()
1950年5月,解放军已经把舟山本岛围得差不多了,国民党高层连夜决定撤军。负责“坚壁清野”的是国民党第87军工兵部队,上头给他们的任务就三条:炸了舟山机场跑道,毁了沈家门港口的导航设施和起重机,再把防御部署图里的地雷区标记得清清楚楚,别给解放军留线索。可工兵部队当时慌了神,大部分兵力要掩护撤退,能抽出来搞破坏的就几十个人,手里的炸药还不够一半,想在三天内完成任务,根本不现实。
![]()
先看舟山机场的情况,工兵本来要把整个跑道炸得稀烂,可炸药只够炸两端的导航塔,中间的跑道只能眼睁睁留着。上报的时候,他们怕挨骂,就说:跑道核心区域已炸毁,共军至少要修半个月。毛森在舟山收到报告,没去现场看就直接发给了台湾的毛人凤,毛人凤一看任务完成,也没多问。那时候他满脑子都是台湾的肃反,没心思盯着舟山的细节。
![]()
再看沈家门港口。工兵本来要炸掉导航灯塔和码头起重机,可刚架起炸药,就听见远处有解放军的枪声(其实是警戒枪声),吓得赶紧把炸药拆了,只顺手拧了灯塔的灯泡、拆了起重机的几个小零件,看着像是坏了,其实找个电工修修就能用。后来他们跟毛森解释:共军来得太快,没时间炸彻底,毛森也没怀疑,撤退时乱成一团,谁都没精力较真。
![]()
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地雷区。国民党军之前在舟山周边岛屿埋了不少地雷,防御图上标得清清楚楚,可撤退时慌里慌张,没来得及把图纸带走,也没来得及把地雷区告诉后续的人。这时候当地渔民站了出来。之前国民党军埋地雷时,强征了不少渔民的船,渔民们早就摸清了哪些地方埋了雷。解放军登陆前,有个叫王阿福的老渔民,带着几个年轻渔民找到部队,手绘了一张简易地图,上面把每个地雷区的位置、大概数量都标了出来,还特意提醒:涨潮时别去北边的滩涂,那里埋得多。
结果你猜怎么着?1950年5月19日解放军登陆时,一到机场就发现,跑道好好的,就两端的导航塔塌了,工程兵填了几个坑,当天下午就能起降飞机;去沈家门港口,电工修了俩小时,起重机就转起来了,换个灯泡,灯塔也亮了;靠着渔民手绘的地图,解放军避开了所有地雷区,没伤一个人,没翻一艘船,顺顺利利就控制了舟山各个岛屿。
![]()
毛人凤后来在台湾听说舟山丢了,只骂:守军无能、毛森办事不力,压根没往破坏不彻底,渔民帮忙上想。毛森后来撤到台湾,怕挨处分,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工兵部队执行力差,毛人凤也信了。因为在他眼里,只要不是通共,失误都能原谅。直到1956年毛人凤病死,他都不知道,舟山解放的关键,其实是国民党自己的慌乱和老百姓的帮忙。
现在回头看,这事挺耐人寻味的。毛人凤一直都想靠破坏拖慢解放的脚步,却没想到,自己人的混乱和民心的向背,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那些没被炸毁的跑道、没被埋住的地雷区线索,还有渔民手里的手绘地图,凑成了舟山解放的顺风车。要是毛人凤知道真相,怕是到了地下也得琢磨:原来最厉害的武器,从来不是炸药和特务,而是老百姓的心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