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撕下“生不起”的遮羞布:出生率暴跌的根源,远比想象复杂

0
分享至

撕下“生不起”的遮羞布:出生率暴跌的根源,远比想象复杂
小区广场舞队的音乐刚响起,张阿姨就凑到李姐身边叹气:“以前楼下溜娃的能排成长队,现在半天见不着个三岁以下的娃。”超市里的婴幼儿奶粉货架缩了一半,早教机构闭店的通知贴了又换,连老家亲戚聊天都从“啥时候生二胎”变成了“生不生都行”。这几年出生率下滑的趋势,就藏在这些日常细节里。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出生率仅6.77‰,而2018年这一数字还是10.86‰。很多人说“生不起”是主因,但扒开官方数据和政策细节才发现,这背后的根源远比一句抱怨复杂得多。
一、经济账本:从“养得起”到“不敢养”,成本压垮生育意愿
“生个孩子不是添双筷子,是多了本无底洞账本”,这话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共识,而官方数据恰恰印证了这份压力。教育支出首当其冲,教育部2024年12月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国家财政性生均投入已超16万元,这还没算上校外辅导、兴趣班等家庭额外开支 。
住房压力更是雪上加霜。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12月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3.6%,即便2025年初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至3.3%,一套100万的房子贷30年,月供仍要4380元。对普通家庭来说,房贷已占收入的三成以上,再叠加生育成本,压力可想而知。国家医保局虽已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但2025年5月的数据显示,仅10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不少 家庭仍要先垫付高额生产费用 。经济账算下来,“不敢生”成了理性选择。




二、托育缺口:“没人带”的现实,卡住生育第一步
“娃没人带”是比钱更棘手的难题,这背后是普惠托育服务的巨大缺口。国家卫健委2025年7月联合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2025年要实现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的目标,但目前多数城市远未达标。
一线城市的情况更严峻,有的社区几百户家庭才配一个托育点,私立机构每月收费动辄五六千,普通家庭难以承受。虽然“十四五”规划把托育纳入重点,但国家发改委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十五五”时期仍需重点弥补普惠托育的供需缺口。对双职工家庭来说,要么老人帮忙牺牲晚年生活,要么一方辞职放弃收入,两难之下,很多人干脆推迟甚至放弃生育。
三、职场困境:“生娃=失业”的隐忧,劝退职场女性
“生完孩子回来,工位都没了”,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人社部虽在2023年12月明确禁止企业询问女性婚育情况,但2024年7月南通通州检察院的调查显示,仍有16家企业将妊娠测试纳入入职体检,168名女性遭遇就业歧视。
即便顺利入职,生育后的职业发展也常遇瓶颈。虽然23个省份已实施生育补贴,超半数省份产假延长至158天,但企业因雇佣孕产期女性增加的成本缺乏有效分摊机制,导致隐性歧视屡禁不止。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2025年9月坦言,需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才能破解“生育与职场”的矛盾。当“生娃”与“失业”风险挂钩,不少女性不得不主动放弃生育计划。
四、观念转变:从“多子多福”到“精致养育”,生育逻辑已改写
与经济压力相比,生育观念的转变更具深层影响,而这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9年,比2012年提高0.7年,文盲率降至2.7% 。教育水平的提升让年轻人更注重自我实现,生育从“必然选择”变成“自主选择”。
从政策变迁也能看出端倪:我国从“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再到2021年“三孩政策”落地,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但生育意愿并未同步回升。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指出,需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全链条发力,才能顺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如今的年轻人不再信奉“多子多福”,更追求“生得起、养得好”,当外部条件不具备时,自然会选择少生或不生。
看着出生率的逐年下滑曲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经济压力、托育缺口、职场歧视与观念转变交织的复杂图景。这不是某个人的“选择困难”,而是社会系统性问题的集中体现。

从国家医保局推动生育医疗费用全报销,到发改委加码公办托育建设,政策正在发力,但真正撕下“生不起”的遮羞布,还需要更多精准施策的耐心与诚意。毕竟,每个愿意生育的家庭,都需要被社会温柔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石家庄:最新最大的烂尾神盘出现了!

石家庄:最新最大的烂尾神盘出现了!

周一叨
2025-11-15 08:05:27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一周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一周

墨印斋
2025-10-31 14:44:00
孙杨也没想到,26岁的世界冠军覃海洋,竟走上了自己的“老路”

孙杨也没想到,26岁的世界冠军覃海洋,竟走上了自己的“老路”

阿衃体育
2025-11-15 05:30:38
哈马斯开始在加沙收取“帐篷税”,真是内战内行!

哈马斯开始在加沙收取“帐篷税”,真是内战内行!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3 10:28:37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探源历史
2025-11-13 18:22:20
19投狂轰23分22板!女篮后卫天才杀疯了:中国队未来指挥官是她?

19投狂轰23分22板!女篮后卫天才杀疯了:中国队未来指挥官是她?

篮球快餐车
2025-11-15 02:30:09
吉林小卖店老板娘奸杀案:体内只有嫌疑人唾液,犯罪动机令人崩溃

吉林小卖店老板娘奸杀案:体内只有嫌疑人唾液,犯罪动机令人崩溃

易玄
2025-11-02 12:09:58
前途无量!17岁国足希望之星横空出世,日本媒体盛赞他可超过武磊

前途无量!17岁国足希望之星横空出世,日本媒体盛赞他可超过武磊

零度眼看球
2025-11-15 07:25:50
巴特勒换浓眉?美媒晒3方6人交易方案:勇士3大理由该为库里一搏

巴特勒换浓眉?美媒晒3方6人交易方案:勇士3大理由该为库里一搏

锅子篮球
2025-11-15 10:13:55
女孩当小姐,一晚要提供4到5次上门服务,2015年被亲人点到不赴约

女孩当小姐,一晚要提供4到5次上门服务,2015年被亲人点到不赴约

汉史趣闻
2025-11-08 09:27:32
全运会乒乓球:4块金牌率先出炉!樊振东对阵王楚钦,半决赛打响

全运会乒乓球:4块金牌率先出炉!樊振东对阵王楚钦,半决赛打响

国乒二三事
2025-11-15 06:37:15
AMD官方确认:Zen6 CPU性能提升70%!

AMD官方确认:Zen6 CPU性能提升70%!

快科技
2025-11-14 10:18:04
一言难尽!广东新星U22比赛也打不出数据 被杜锋弃用不奇怪

一言难尽!广东新星U22比赛也打不出数据 被杜锋弃用不奇怪

胖子喷球
2025-11-15 11:35:48
消化科医生:这个方法让肠道瞬间干净!

消化科医生:这个方法让肠道瞬间干净!

神奇故事
2025-11-13 23:30:32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深度报
2025-11-07 22:57:08
死神降临!杜兰特30+5+3创纪录!火箭折损大将,申京打爆开拓者!

死神降临!杜兰特30+5+3创纪录!火箭折损大将,申京打爆开拓者!

Tracy的篮球博物馆
2025-11-15 11:26:10
《四喜》大结局:沈明珠和李景哲结婚,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四喜》大结局:沈明珠和李景哲结婚,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5 02:11:15
金饰克价一夜大跌33元

金饰克价一夜大跌33元

鲁中晨报
2025-11-15 11:51:01
2025-11-15 13:19:00
慧眼看世界哈哈 incentive-icons
慧眼看世界哈哈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609文章数 21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玛莎拉蒂纯电车"甩卖"裸车35万起 有门店月销30多台

头条要闻

玛莎拉蒂纯电车"甩卖"裸车35万起 有门店月销30多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燕云十六声》Steam褒贬不一 画面表现获认可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手机要闻

某年度旗舰被曝搭载6.75英寸/ 6.89英寸1.5K屏幕

教育要闻

期中考试后,最重要的是“复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