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在押韵?金价新剧本开启,布局正当时
最近逛菜市场总能听见大爷大妈们凑一起聊金价:“楼下金店又调价了,我去年买的手镯现在算下来赚了不少!”路过商场的黄金柜台,也常能看到年轻人对着古法金吊坠挑挑选选,连隔壁工位的同事都在问“现在买金条靠谱不”。从街头巷尾的闲谈 to 理财软件的推送,黄金这枚“硬通货”似乎又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其实不光普通人在关注,翻开官方数据才发现,一场由政策、市场和全球趋势共同书写的金价新剧本,早已悄然开启。
一、官方“加仓”信号: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藏深意
要说黄金市场最稳的“风向标”,当属央行的储备动作。2025年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较8月末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
同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3387亿美元,连续22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前三季度除7月外均保持增长态势 。一边是外汇储备的稳定打底,一边是黄金储备的持续增持,这种操作绝非偶然——在全球金融环境复杂的背景下,黄金作为抗风险资产的价值愈发凸显,而官方的持续布局,无疑给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
二、经济基本面:稳增长下的避险需求托底
黄金的走势从来都和宏观经济紧密挂钩。2025年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在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披露,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经济增量达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
但细分数据里藏着更细致的信号: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涨幅达1.0%,已连续5个月扩大 。这种“经济稳增长+核心通胀回升”的组合,让黄金兼具了抗通胀和避险的双重吸引力。正如市场分析指出的,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成为黄金需求的重要支撑。
三、民间需求升温:消费与投资齐发力
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行动,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热度。世界黄金协会2025年10月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三季度中国金饰需求达84吨,环比季节性回升21%,尽管同比仍有下降,但按金额计算,三季度金饰消费总额达665亿元,同比显著增长 。轻量化的硬足金产品、融合宝石珐琅的创意设计,让年轻人愿意为高金价下的黄金产品买单。
投资端的表现更为亮眼:前三季度中国投资者购入金条金币达313吨,同比增长24%,创下2013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中国黄金协会4月28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一季度金条及金币需求同比增长29.81%,上海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成交额同比增幅均超40% 。从婚庆采购到理财配置,黄金正在走进更多人的资产清单。
四、全球大背景:央行购金潮与趋势展望
把目光投向全球,黄金的“吃香”程度有增无减。世界黄金协会10月30日的报告显示,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220吨,较二季度增长28%,前三季度总购金量达634吨,虽低于近三年峰值,但仍远高于2022年前的平均水平。高盛也预测,2025年和2026年各国央行黄金净购买量将分别平均达80吨和70吨,新兴市场央行的储备多元化需求是主要动力 。
对于未来走势,世界黄金协会7月15日的年中展望指出,若全球经济出现滞胀或衰退风险,下半年金价可能再涨10%-15%;即便维持当前宏观预期,金价仍有0%-5%的上行空间 。而10月末的金价回调,被业内解读为高涨幅后的正常调整,长期来看,美元走弱、降息预期等因素仍将支撑黄金的战略价值。
从央行的持续增持到民间的热情参与,从国内经济的稳增长信号到全球的避险需求升温,当前的金价行情,既有历史规律的“押韵”,更有新环境下的“新剧本”。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黄金价格始终存在波动风险,正如央行强调的,增持是长期战略行为,普通投资者更应理性布局,结合自身需求把握机会。毕竟,在资产配置的棋盘上,黄金从来都是“压舱石”而非“暴富捷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