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李博)2025年绿色发展案例成果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举办,活动发布了60余项2025绿色发展先进经验与案例,为全国企业树立了绿色发展标杆、提供了绿色转型经验。
据介绍,今年8月以来,在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指导下,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启动了2025年绿色发展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14个省市的120余个案例,覆盖能源、生态治理、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
![]()
2025年绿色发展案例成果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绿色发展案例成果发布会由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北京ESG研究院(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办公室)承办,系统总结了全国绿色发展企业代表性案例经验,充分彰显了副中心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广泛影响力。
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吴涛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肩负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使命,紧抓政策机遇,优化产业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前瞻布局探索新范式。下一步,城市副中心将继续围绕绿色低碳生产、绿色健康生活、绿色发展制度创新等方面提质增效,吸引企业、深化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通州方案”与“通州智慧”。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经济核心,对推动绿色转型意义重大。中心积极探索构建绿色价格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价格支撑。此次绿色发展案例成果发布是重要实践,众多案例涵盖多场景,展现创新实践。中心将继续深入研究,加强多方合作,指导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北京ESG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绿色价格认证体系应用,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领域。
会上,北京ESG研究院院长(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黄勃发布了2025年绿色发展案例成果。
“这些代表性案例在创新性、实效性、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表现出色,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服务价格成本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把实践中成效显著的企业案例汇编成集,为政策优化和服务升级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依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认为,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从“技术模仿”转向“源头创新”、从“被动实践”转向“主动引领”、从“短期利润”转向“长期价值”的转变过程。未来,学院将继续支持绿色发展案例征集项目,鼓励更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到绿色转型实践中来。
在主旨演讲环节,通州区政府特聘专家林巍以“携手北京城市副中心 共享绿色发展试点机遇”为题,介绍了通州区绿色发展机遇。
会上,多家企业绿色发展案例成为亮点。五矿国际信托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作为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以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慈善信托相关情况。项目七年来累计投放公益资金近千万元,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国水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历时十余年研发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技术体系,以及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地区项目的绿色发展探索与实践。
![]()
圆桌对话环节。主办方供图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代表围绕“企业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实践”,以及聚焦“绿色技术驱动产业绿色化实践”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嘉宾认为,绿色发展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此次发布会通过系统梳理全国绿色发展实践案例,既展现了各领域创新突破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后续政策优化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实践支撑。未来,主办方将持续挖掘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强化绿色发展经验的跨区域推广。同时持续加强绿色发展企业对接交流平台建设,引导更多头部绿色发展企业走进副中心,优化绿色产业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示范标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