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邓雯婷) 观看“苏超”比赛时,用手机录制整场并实时网络直播给朋友,这一行为合法吗?围绕“苏超”赛事进行短视频“二次创作”,又该遵循怎样的规范?11月1日晚,在南京金鹰世界“苏超”决赛“第二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看苏超知识产权答题”互动活动,为这些贴近现实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了生动而清晰的解答。
![]()
活动巧妙借助“苏超”赛事自带的超高人气,在比赛开始前,将火热的观赛现场打造成一个生动的“知识产权科普课堂”。主持人围绕赛事商标权益、直播版权、短视频合理使用与侵权风险等热点议题,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设置了一系列互动问题。现场观众踊跃参与,在互动答题中明晰了个人观看与商业性传播的界限,了解了正当“二创”的正确方式。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南京市知识产权局还同步开通了“看苏超知识产权答题活动”线上答题渠道。市民通过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参与知识竞答,使知识产权宣传从线下的热烈现场,延伸至更广泛的网络公共空间,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合力。
据介绍,本次活动成功将公众的体育热情转化为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动力,是南京市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一次“接地气”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借助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广泛影响力,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互动问答,有效提升了宣传的覆盖广度与传播深度,积极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展现出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气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