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睿捷 通讯员:任艺萱
11月1日,在海南举办的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全国总决赛中,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梅昊楠同学、202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杨响响同学、2020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郭安潼同学组成的“医学+AI”团队,凭借参赛作品《肾影智测——基于飞桨和文心大模型驱动的肾功能不全精准诊疗管理系统》,历经激烈角逐从全国653所高校的4119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及应用创新奖。这也是该院泌尿外科团队针对临床“痛点”、在“医学+AI”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
![]()
大赛颁奖照片,左五为梅昊楠
![]()
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及应用创新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当前,全球范围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发病率持续攀升。由于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传统肾功能评估方法存在滞后性或为有创放射性操作,大量患者往往错失最佳干预时机。因此,实现早期诊断与精准分期已成为延缓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难题。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本次获奖作品《肾影智测——基于飞桨和文心大模型驱动的肾功能不全精准诊疗管理系统》直面这一临床痛点,梅昊楠、杨响响、郭安潼学生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多期增强CT的减影模态影像,基于百度飞桨框架构建分肾功能预测模型,深入挖掘影像中蕴含的功能学信息,并结合文心大模型的语义理解与分析能力,构建了一套能够无创、精准量化分肾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与预测系统。该系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辅助诊断与决策支持工具,助力实现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全周期智慧化管理。
![]()
现场答辩
梅昊楠、杨响响、郭安潼团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首席专家刘修恒教授、泌尿外Ⅰ科主任陈志远教授与郑庆源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该项目,三位指导教师也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此次获奖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持续推进“医工交叉”融合战略、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充分展现了第一临床学院学子立足临床实际、运用跨学科手段和前沿技术解决真实世界临床问题的卓越创新实践能力。
![]()
梅昊楠、杨响响、郭安潼学生团队
刘修恒教授表示,作为教学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始终重视在真实临床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这次获奖不仅体现了一临学子扎实的医学功底,更展现了他们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临床问题求解的卓越潜力。希望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探索“医工融合”教学新模式,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系统思维的新一代医学人才积累经验。
陈志远教授介绍,泌尿外科团队始终坚持“临床需求牵引、技术创新驱动”的研发理念。《肾影智测——基于飞桨和文心大模型驱动的肾功能不全精准诊疗管理系统》项目源于日常诊疗中所遇到的真实困境,研发团队在版本的三次迭代中不断提高预测精度,在未来有望成为放射性核素肾显像的替代方案。这一项目获奖成功印证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是破解复杂医学难题、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学改革与学科交叉融合成果的具体体现。
![]()
据悉,“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多个权威机构联合创办的高水平竞赛,属于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本次获奖是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学教育与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战略的积极验证。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跨学科合作与创新实践,为医学教育注入新活力,努力培养更多兼具临床功底与前沿科技素养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