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八年前朱日和那场风沙中的大阅兵吗?当时外媒的评价还带着几分试探:“中国军队更像实战化部队了”。
![]()
可到了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空呼啸而过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作战系统,让西方记者的笔锋彻底转向——CNN直接用“令人震惊”形容展出的武器,彭博社则断言中国正迈向“世界一流”军事力量,这种态度的转变绝非偶然,背后是中国军工十几年如一日的厚积薄发。
可见我们在建空军的同时,也悄悄的把海军的“软肋”给硬了起来,055型万吨大驱已经服役8艘,052D神盾舰更是像下饺子似的凑齐33艘,航母的“带刀护卫”就不成问题了。
与此同时,更令外界瞩目的就是第六代战机的验证机悄然首飞,H-20的隐身轰炸机也被美国的军事情报部门就此列为“改变战略格局的装备”了,但中国的这一系列军事动作的部署速度却让许多国际的军事专家都直呼“比西方的快得多”。
但咱们的底气不光来自武器装备,就在今年10月底,中美刚在釜山谈完,咱们防长转头就飞到吉隆坡主持中国—东盟防长会。
![]()
这边外交官拿着南海危机管控方案谈合作,那边055舰“遵义”号就在南海实弹射击,导弹精准命中靶标,这种“谈归谈,打归打”的节奏,连东盟学者都感叹中方根本不给对手钻空子的机会。
尽管如今的我们对这门“高工”极为青睐,但老一辈的军工人可真是在“器不如人”中熬过来的呢。
不经千辛万苦,就能造出“核盾牌”的程开甲院士却在大漠里为之苦苦挣扎了30年,更不用说黄旭华院士在隐姓埋名的30年中为我们所做的那些功不可没的工作了,就说我们所熟知的卢仁峰同志,他靠一只臂膀就练就了“滴水不漏”的装甲焊接技术,让我们国的核潜艇的装甲得以真正的起到“盾牌”的作用。
正是那些以“啃着干粮”搏取科研的岁月,才为如今的歼-20翱翔蓝天、量子通信的全球领跑等事业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军队的厉害之处在于,既能亮剑也能送暖,亚丁湾护航16年,中国海军为半数以上外国商船保驾护航,和平方舟医院船跑遍43个国家,免费治了23万多人。西非闹埃博拉的时候,别国军舰撤侨,中国军医却“逆向而行”——非洲老乡编成歌谣唱:“别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
如今,机器人般的“机械狗”先头部队的侦察一一无人机的精准锁定,一一两栖的战车的突击式的登陆,整个作战的过程都像行云流水一样的顺畅。
如《时代》周刊所言,美方此番也的确开始为“台独”打了个退堂鼓,至少也开始将其视为一条不该自己先去蹚的浑水了毕竟谁都想把自己的“台湾问题”当成自己的“家丑”自己先把它“搁在一边”不去“瞎闹”了。基于法律的不断完善,“台独”顽固分子的终身追责的先例也越来越多地落地,咱们的法律铁网也就越收越紧。
![]()
如今,真正的实力已经不再以喧嚣的口头之争就能体现出来了。此时美媒都在一本正经地分析“中国的阅兵是否在挑战美国”,而特朗普却连说三个“不”就将其否定了,同时我们的国防部长在东盟的会场上就美军近期对南海的所作所为的数据的摆出,对方只能含糊的回应了“我们要继续保持沟通”,正是这种被无数的国际社会所默默接受的、无可厚非的强大,才真正的标志了风向的改变。
中国军工依然在加速——新型舰艇接连下水,太空部队首次受阅,军民融合的无人机年销量破10万台。但今天的中国军队,早就不需要刻意证明什么。
就像那位92岁抗战老兵站在沈阳博物馆前说的:“看看咱们国家的飞机……无人敢轻易挑衅它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