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安徽合肥落幕,东阳中学高二(16)班学生张辰阳凭借出色发挥,不仅是金华地区唯一一名金牌得主,还成为东阳中学历史上首位在高二就提前锁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入场券”的学生。
![]()
![]()
金牌背后
兴趣与坚持让他脱颖而出
去年4月才接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张辰阳,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实现惊人跨越——今年不仅顺利闯入省队,更在全国决赛中顶住压力、力压群雄,从竞赛“新手”蜕变为“国家金牌得主”。
“第一题特别难,我一开始没解出来。”回忆赛场细节,张辰阳坦言,竞赛题目难度随机分布,首题卡壳时,他迅速调整策略,跳过难题先攻后续题目,再回头集中攻坚,最终成功破题。“这特别考验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和常规考试完全不同。”他感慨道。此外,化学学科的开放性也带来独特挑战:“有时不同解法会得到不同结果,自己很难判断对错,这时候教练的指导就特别关键。”
“我们坚持从严管理,更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因材施教。”化学竞赛教练周招群介绍,学生接触竞赛一段时间后,教练组会协助制定个性化长期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保持学习动力。
这种科学的培养模式已结出硕果,自6年前周招群执教东阳中学强基培优中心化学竞赛以来,该校化学竞赛形成稳定高效的培养路径:每年都有学生跻身省队,前年更实现突破,有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今年张辰阳极有可能延续辉煌,向更高荣誉发起冲击。
![]()
备赛期间,张辰阳展现出超强的抗压与时间管理能力。在兼顾高中学业与高强度竞赛训练的同时,他优先高效完成日常作业,再精准挤时间自学竞赛内容。“平时月考成绩会有波动,但调整心态、相信自己,成绩自然会回来。”在兴趣与坚持下,他把压力转化为效率提升的动力。在他看来,化学竞赛的意义远不止于专业知识积累,更锤炼了心态,提升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接下来,他将全力冲刺国家集训队选拔,向更高目标迈进。
![]()
县中标杆
连续6年有选手入省队
据悉,6年来,全省共有174人入选省化学奥林匹克队,其中仅5所学校连续6年有选手入围,而东阳中学是其中唯一的县级市学校。这意味着,在化学竞赛赛道上,东阳中学与省内一流名校并肩,成为县域中学的标杆。
“学生获奖背后,既源于学校‘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理念的长期实践,更是科学教育体系化培养的必然成果。”东阳中学党委书记卢跃龙说。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东阳中学培养了严济慈、潘建伟、陆朝阳等一批科学家,积淀了深厚的科学教育文化底蕴。依托这一传统,学校构建了系统化的科学教育体系:成立强基培优中心,汇聚并培养了一支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奥赛学科的高素质教练团队,逐步形成“总教练负责制下的团体教研+竞赛选手同伴互学”的特色培养模式。
东阳中学还以“智慧教育”省级试点校建设为契机,打造基于学科教室与创新实验室的智慧学习环境,支撑分层走班与拓展学习需求。更引入高端资源,成立由潘建伟院士领衔的济慈科学院,聘请施一公、陆朝阳等数十位知名教授担任导师,引领学生向学术纵深发展。
自强基培优计划实施以来,东阳中学在国家学科奥赛中已斩获7金4银1铜,62人次获浙江赛区一等奖;另有3人进入中科大少创班、1人考入西湖大学创新班。近3年,学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全国地理、结构、机器人等国家级竞赛奖励20余项,科学教育的优势与底蕴持续深化。
记者 | 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张耀 通讯员 吴铃厉
编辑:厉欢欢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