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纪律规矩与廉洁自律方面
【主要领导10条】
-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差距:对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的日常监督管理偏宽偏软,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不够经常、不够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
- 执纪刚性有待加强:对个别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时碍于情面,批评教育多,动真碰硬、严肃处理少,未能起到“处理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
- 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严格: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前,有时酝酿沟通不充分,存在临时动议、仓促决策现象,未能完全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 抓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不力: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排查不够深入细致,制定的防控措施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未能真正扎紧制度笼子。
- 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重视不够:有时对这项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和严肃性理解不深,将其视为一般性程序要求,未能从对党忠诚老实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在填报过程中存在报告不够全面、准确、及时的情况,未能真正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
- 抵制“围猎”腐蚀警惕性不高:在与企业主、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等各类人士的交往中,有时对潜在的利益关联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缺乏足够警惕,未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严格界限,在防范“被围猎”风险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自我约束和教育引导。
- 家风家教建设存在短板: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不够严格,未能完全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和工作防线。
- 抓廉洁文化建设力度不足:满足于开会强调、文件传达,未能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使廉洁理念真正入脑入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有待提高:对来自班子内部、下级和群众的监督,有时存在不适感甚至抵触情绪,闻过则喜的胸怀不够宽广。
- 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标准不高:在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方面,有时存在“就高不就低”、打“擦边球”的现象。
【分管领导10条】
- “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对分管领域、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满足于一般性要求和部署,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检查。
- 对分管干部监督管理偏松:对分管部门干部存在的一些作风纪律问题,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能及时提醒、严肃批评,严管厚爱结合不够。
- 纪律规矩意识有待强化:对党的“六项纪律”学习理解不深不透,有时认为自己只是副职,主要精力在业务上,自我要求有所放松。
- 参与集体决策发言不主动:在常委会、党组会上,对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有时不关心、不研究,发表意见不充分,未能很好履行班子成员的全局责任。
- 执行廉洁纪律标杆不高:在分管项目的审批、资金的使用上,有时原则性不强,存在照顾人情、关系的情况,未能做到绝对公正无私。
- 对分管领域廉政风险研判不足:对分管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排查不全面、不深入,未能建立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 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对分管部门的监督和干部群众的意见,有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挑毛病,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
- 抵制不良风气态度不坚决:对分管领域可能存在的吃请送礼、拉拉扯扯等不良风气,有时态度暧昧,抵制不够坚决彻底。
- 个人交往中有失谨慎:在推动分管业务、开展调研联络过程中,与一些管理服务对象接触较多,有时未能严格区分工作联系与私人交往的界限,存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参加其他活动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做到“亲”“清”分明。
-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不严肃:在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时,有时存在思想麻痹、嫌麻烦的心理,对填报要求学习不深、把握不准,导致可能出现漏报、错报甚至瞒报的情况,反映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薄弱,需要进一步强化规矩意识和忠诚意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