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荷兰万万没想到,中美谈成了,中方腾出手来,转头就要跟荷方重新算它强抢安世的账,中美釜山会晤达成多项协议中,其中之一是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时效一年,而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安世半导体一事,荷兰依据的就是美方这个穿透性规则,这条协议一出,等于撕掉了荷兰的遮羞布。
![]()
更让荷兰傻眼的是,据彭博社当地时间10月30日报道,中美谈成的当天,闻泰科技方面表示,任何有关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职务这一条件。这意味着,面对荷方,闻泰科技在解决这一僵局的谈判中设定了“高门槛”。
![]()
尽管荷兰官员竭力否认这一强抢资产行为与美国的关系,但时间线道明了真相。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才发布了针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穿透性规则”。9月30日,荷兰经济部长维克多·卡雷曼斯援引一部于1952年制定的《商品供应法》,冻结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资产,并强制将其99%的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10月1日,荷兰法院迅速跟进,剥夺了张学政的安世首席执行官职务,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总部。
![]()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反手来了一个安世断供,禁止了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
如今德国宝马、奔驰,乃至法国、美国、日韩在欧洲的工厂,都面临芯片库存见底危机,日产、通用、大众等车企,都在紧急寻找芯片。大众汽车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生产明星车型“高尔夫”的工厂,被迫关门停产。欧洲汽车工业,就像一台即将熄火的发动机,掌握着最关键产品的,则是安世中国。
![]()
要知道,86%以上欧洲制造业龙头、近半数欧洲车企、95%机械制造企业都依赖安世芯片。从车灯、雨刷到发动机控制,这些不起眼却必不可少的基础芯片,安世占了全球近一半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开始甩锅,之所以接管中企,是因为他们要转移工厂,进行大裁员。后来又改口说公司要防止安世的知识产权被其安世母公司“窃取”,总之,各种荒诞的理由眼花缭乱。
但荷兰此前用前CEO张学政“试图把技术研发从荷兰转移至中国的理由根本说不通。
说到底,闻泰作为100%控股的股东,对安世的资产、技术和人力调配有完全的自主权与决策权,即便荷方不满,也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例如承诺保留欧洲的研发投入与产能。但荷兰政府却跳过了所有这些基于规则与对话的路径,选择了最具对抗性的强制接管选项。
![]()
如今让荷兰没料到的是,中美谈成,美国撤了梯子,之前所谓的依据,50%的穿透性规则也暂停一年,美国一声招呼不打,就把荷兰甩一边,这事儿就难收场了,老大不管了,欧洲车企紧盯不放,中方这里现在也腾出手来要跟荷兰算总账了。
![]()
中方给荷兰提出的要求很明确:要想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必须恢复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这是缓和紧张局势并恢复稳定的必要条件,并敦促荷兰政府改变立场,消除有关其窃取技术的不实指控。
“恢复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就是要荷兰政府把抢走的东西原封不动还回来。不仅要恢复闻泰创始人在安世的合法CEO职位,还要驱逐那些带头闹事的外籍高管。而拥有100%所有权,那必然就是公司治理的100%管理权。
这条件,堪称一剑封喉。
![]()
美国现在拍拍屁股走人,过去帮助荷兰撑场子的德国也开始认怂求和了,德国已经改变态度准备再次安排瓦德富尔的访华,这算是反应快的了。如今中方对荷兰提出了高门槛,荷兰还能撑多久?
![]()
英媒:中国成了欧洲新父母,没有人会永远容忍一个熊孩子
事实上,对于这次中美会晤,英国《金融时报》有另类解读,它将这次中美元首会晤,理解成了“父母复合前的家庭会议”。评论员贾南·加内什在他的文章中,使用了一个让欧洲人难堪的比喻:“欧洲就像一个仰头张望的孩子,看着中美两个父母在自己的头顶上争执不休,只能瑟瑟发抖。”
![]()
援引欧盟委员会报告显示:欧洲98%的稀土依赖中国,电动车电池的锂、钴、镍等关键材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控制的供应链。
如今,中国依法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欧洲的绿色产业一夜之间陷入了恐慌。欧洲的稀土储备几乎为0,连谈判的筹码都没有,中国只需轻轻卡住供应链,欧洲的工业心脏就会停跳。
欧洲人突然发现,中国和自己想象中那个“用市场换技术”的伙伴,已经完全不同了。
如果说中国的严厉是规则清晰,那么美国的霸道就是毫不掩饰。美国过去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停止对华出口光刻机,荷兰方面完全遵照美方指令办事,后来基于美方的50%穿透性规则,荷兰也是立马执行。
![]()
如今,当欧盟还在苦苦寻求应对稀土管制的方案时,中美已互相放松了限制,包括荷兰在内的欧盟心碎一地。
而强抢安世半导体的荷兰还有更深的焦虑,阿斯麦光刻机需要高性能激光,这离不开稀土玻璃。光刻机也离不开高性能磁铁,阿斯麦要是交不出货,整个西方半导体工业就面临无机出货的危险,严重阻碍先进半导体出货,现有生产线维持运转都难。
在如今,荷兰刚刚大选完,不管谁上台,“安世之乱”都是甩不掉的烫手山芋。
中美在釜山大谈稀土、关税,给人工智能的未来定规则,荷兰还以为自己是大国,但其实它更像中美之间的一个高级缓冲区。
随着特朗普抽身而退,荷兰面临着终极选择,是继续硬刚还是选择对中方妥协?此前荷兰还在幻想中国人会在“维护中欧关系大局”的考量下,最后再次对他们作出妥协——“我觉得中国不会因为安世的事情和我们闹大的,因为中国人丢不起这个脸。”
![]()
但从目前来看,中国不怕把事情闹大,对自身利益与原则的坚守与维护毫不含糊,而闻泰提出的这个条件是合情合理的,安世本来就是闻泰的子公司,当然应该由闻泰的人来管。但荷兰政府要是接受了这个条件,那就等同于变相承认这一整个接管行动都是非法的,荷兰需要为这场非法接管做出解释与相应的赔偿与道歉。
闻泰开出的商业条件背后站着的是中国,是代表中国向荷兰发出的一份宣言,也是给全世界的一场警告,中国不仅重视面子,更坚守底线与原则,别轻易践踏中国企业的利益,真正的权力并不来自法律条文,而是来自产能控制与产业链话语权,这事事关中国的投资安全,不会不了了之。现在的荷兰的下一步动作还很难预测,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没有人会永远容忍一个熊孩子,荷兰要尽早做出决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