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落幕,西湖区财政收入负增长,很难想象西湖区对地产有深度依赖。实际上,西湖区有浙江大学和西湖大学两所顶尖高校,但墙内开花墙外香,受益更多的反而是旁边的余杭区,高科技和智能制造风生水起,西湖区只能临渊羡鱼,因为只有余杭区能提供空间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园的空间。
![]()
那么,西湖区是不是没有土地了呢?不是的!之江转塘板块拥有大片可建设高教产业园的土地!但任何产业园,必须与高校科研单位深度捆绑,才有可能腾飞!之江转塘板块缺一所领军高校!本来布局了西湖大学,但西湖大学已转移到余杭区旁边。那么,西湖区还有机会吗?
机会来了!转塘单元36.3公顷的土地上,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正悄然改变西湖区的发展轨迹。
西湖区之江转塘板块,一块34.6592公顷的土地近日完成了规划审批。这里将崛起由企业家钟睒睒捐资400亿元筹建的钱塘大学。
![]()
作为杭州市重点谋划的高等教育项目,钱塘大学不仅是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更是西湖区破解增长瓶颈、重塑发展动能的关键落子。
01 填补科教资源空白
西湖区虽拥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8所高校,但在新型研究型大学布局上仍存空白。
钱塘大学的设立将完美填补这一空白。如果它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数字法学等前沿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领域,将与西湖区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新制造、空天信息等产业高度契合,就能为西湖区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提供核心支撑。
![]()
02 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钱塘大学落户的之江转塘板块,正是西湖区规划的重要创新节点。
根据规划,西湖区正构建环紫金港、环小和山、环云栖、环之江、环老文教五大创新生态圈。钱塘大学的加入,将为环之江创新生态圈注入强劲动力。
钱塘大学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低空经济、生命科学、数字法学等前沿科技领域,将进一步提升西湖区高等教育能级,为区域“两高两区”建设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
03 激活“校友经济”潜能
参考钱塘区高校校友总部联盟的经验,仅14个高校“分舵”年营收就高达百亿元级,钱塘大学未来有望在西湖区复制这一成功模式。
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达80%以上,钱塘大学的科研力量可与这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随着钱塘大学校友网络的建立,未来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留在西湖区创新创业,形成人才集聚的“滚雪球”效应。
![]()
04 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
钱塘大学的筹建本身就将成为西湖区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杭州市政府计划通过钱塘大学等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育顶尖人才15名以上、各级领军人才500名”。
西湖区近年来人才净流入率持续走高,钱塘大学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这一趋势,为区域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钱塘大学带来的不只是一所高校,更是西湖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随着钱塘大学在之江转塘板块拔地而起,西湖区的高等教育布局与产业发展战略将实现更深度的融合。而且随着航天五院也在之江云栖小镇建立基地,这种产业集聚吸引效应会更显著。可以说,钱塘大学才是真正属于西湖区自己或者说能真正最大赋能西湖区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智力资源。
未来,依托钱塘大学,西湖区有望成为杭州西部科教资源集聚和城市功能升级的新引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