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风口上,有人飞黄腾达。
有人却砸了84亿,连一辆能量产的车都没造出来。
这不是笑话,是拜腾汽车真实的结局......
 ![]()
开局即巅峰:84亿砸出的“造车神话”
2017年,拜腾汽车横空出世。
创始人团队个个来头不小,有从宝马、特斯拉挖来的高管,还有传统车企的资深专家。
当时新能源汽车正火,资本像疯了一样往里冲。
拜腾一亮相就自带光环,喊出“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口号。
投资人根本没多想,钱就哗哗地往进投,短短几年,拜腾融了84亿。
 ![]()
这笔钱是什么概念?能建两个中型汽车工厂,够传统车企推出三款全新车型。
有了钱,拜腾开始疯狂“炫富”。
在南京建了占地800亩的工厂,号称“工业4.0标杆”,车间里的设备全是进口的,光一条生产线就花了12亿。
 ![]()
办公区更是奢华,总部设在上海最核心的写字楼,一层楼一个月租金就上百万。
员工工位全是定制的,一把椅子就要两千多。
最让人咋舌的是他们的“概念车”。
 ![]()
2018年 CES 展上,拜腾推出首款概念车 M-Byte。车内装了一块1.2米的超大屏幕,号称“全球最大车载屏”。
当时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说这是“汽车界的苹果”。
创始人更是放话:“2019年就能量产,年销量要突破10万辆。”
 ![]()
可懂行的人一看就摇头。这概念车就是个“花架子”,连最基本的续航测试都没做完。
那块超大屏幕,夏天一晒就黑屏,根本不实用。
但投资人不管这些,只要有噱头就敢投。2019年,拜腾又融了20亿,估值一度冲到250亿。
谁都没想到,这竟是它最后的辉煌......
 ![]()
员工挥霍无度,花5000万买零食
2019年承诺的量产日期到了,拜腾却连辆车的影子都没见着。
理由找了一堆,一会儿说“供应链出问题”,一会儿说“软件调试需要时间”。
可公司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
员工们根本不愁量产的事,每天过得比度假还滋润。
 ![]()
后来曝光的财务数据,简直刷新了认知。
光是员工的零食费,三年就花了5000万,办公室里的零食柜塞满了进口坚果、巧克力、高端水果,24小时无限供应。
有前员工透露,下午茶比五星级酒店还丰盛。
每天下午三点,会有人推着餐车来,咖啡、蛋糕、三明治随便拿。
有人甚至把零食打包带回家,天天不重样。
 ![]()
除了零食,招待费更是惊人,高管开会要去五星级酒店,一顿饭就花几十万。
客户来访,接送用的是迈巴赫,住宿直接安排总统套房。
最荒唐的是研发投入,84亿的融资里,真正用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连10亿都不到。
大部分钱都花在了营销和办公奢华上。
他们花了3亿请明星代言,搞了多场大型发布会,每场预算都超千万。
 ![]()
可电池、电机这些关键技术,全是外包给别的公司做的。
有供应商吐槽:“拜腾的要求特别多,却从来不关心技术可行性。
今天要改设计,明天要加功能,光图纸就改了上百遍,根本没法量产。”
 ![]()
2020年,疫情来袭,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洗牌。拜腾的资金链彻底断了,员工开始大规模裁员。
可即便如此,高管们还在给自己发高额奖金。
之后,央视点名批评了拜腾。节目里曝光了它“烧钱不造车”的荒唐行为,5000万零食费的事也被公之于众。
 ![]()
全国观众都看傻了眼,这哪是造车公司,分明是“吸血公司”。
被央视点名后,拜腾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投资人再也不愿投钱,银行也开始催债。2022年,拜腾正式宣布破产清算......
 ![]()
84亿打水漂:谁该为这场闹剧负责?
破产清算时,拜腾的资产只剩下那个空荡荡的工厂和一堆没用的图纸。
84亿融资,烧得干干净净,连一辆能正常行驶的量产车都没造出来。
最惨的是普通员工和小股东。几百名员工被裁员,拖欠的工资和赔偿金至今没结清,小股东更是血本无归。
 ![]()
而那些高管们,早就赚得盆满钵满。
创始人拿着高薪离职,去别的公司继续当高管。
几个核心高管还在破产前,偷偷转移了部分资产。
拜腾的倒闭,不是个例。新能源汽车风口上,这样的“PPT造车”公司还有不少。
比如曾经的“造车新势力明星”赛麟汽车,烧了60亿,最后也破产了,老板还因诈骗被抓。
 ![]()
这些公司的套路都一样:找几个有光环的创始人,画一个美好的“造车蓝图”,然后疯狂融资,把钱花在表面功夫上。
等到泡沫破灭,就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烂摊子。
有人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投资人上当?
因为很多投资人根本不懂汽车行业,只想着跟风赚快钱。他们看的不是技术和产品,而是噱头和估值。
 ![]()
反观真正造车的企业,比如比亚迪。
当年没钱的时候,王传福带着团队在实验室里啃馒头、睡地板,十几年深耕电池技术。
现在比亚迪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靠的不是噱头,是真刀真枪的技术。
 ![]()
拜腾破产后,那个800亩的工厂被拍卖了。
接手的公司清理场地时,发现了上千个没拆封的零食礼盒,还有一堆没用过的高端办公家具。
这些东西,成了拜腾“烧钱不造车”的最好见证!
 ![]()
结语:
拜腾的84亿亏损,给所有跟风者敲了警钟。
造车是重资产行业,靠的是技术和耐心,不是噱头和烧钱。
希望这样的荒唐事,以后不要再发生了。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