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公务员”,但中央已经明确——
不是所有坐办公室、穿正装、拿文件的人,都叫公务员!
2025年中央文件正式划定红线,只有8类岗位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编制,其余都不在列!
![]()
公考热继续升温,但认知“严重跑偏”
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43.7万人,比去年又多出30多万。
“有编制”成了社会最稳定的象征,年轻人纷纷扎进备考大军。
但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很多人其实没搞清楚:
“考上政府单位就一定是公务员吗?”
答案:不是!
2025年3月,中央编办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公务员范围的通知》,为“公务员”画出最清晰的边界。
![]()
️ 真正的公务员,只包括这8大类人
① 党的机关中从事领导工作的干部
包括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统战部等。
注意:只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才算公务员,普通文员、助理岗位不在列。
② 人大机关中依法履职的专职人员
人大代表≠公务员。
只有全职在人大机关工作的立法、监督岗位人员,才纳入公务员序列。
兼职代表,哪怕挂职多年,也不算。
![]()
③ 行政机关中行使公权力的人员
这是公务员群体的主力。
像各级政府、街道办、行政执法部门,只要岗位涉及行政决策、执行或监督职能,就属于公务员范畴。
但行政文员、司机、会计、出纳等事务性岗位,不算!
④ 政协机关中专职履职的工作人员
政协不是养老单位。
只有从事提案、协商、议政、监督等专职工作的人员才算公务员。
政协委员本人、兼职岗位人员,都不属于。
![]()
⑤ 监察机关中行使监督权的干部
纪委监委系统中,负责监督调查、审查处置的人员是公务员。
但文秘、财务、行政保障岗位,仅属事业编或聘用制。
⑥ 法院中行使审判权的人员
包括法官、法官助理。
法院书记员、档案员、司机、后勤岗统统不算。
“法院上班≠法官≠公务员”,这一点很多人都误解。
⑦ 检察院中执行检察职能的人员
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才属于公务员。
行政事务岗位、技术支持岗位人员不在公务员编制内。
⑧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人员
这类最容易被混淆。
必须同时满足两大条件:
① 行使部分国家公权力;
② 得到中央审批确认。
目前已有不少“参公单位”被清理出公务员队伍,不再享受同等待遇。
![]()
数据告诉你:公务员其实很少!
中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公务员约705.2万人,占就业人口不到1%。
也就是说,100个上班族里,只有不到1个人是公务员!
而以下常被误认为“公务员”的岗位,其实都不在编:
❌ 老师、医生、科研人员(事业编)
❌ 机关文秘、司机、后勤人员
❌ 国企员工、国企高管
❌ 现役军人
❌ 村干部、社区网格员
一句话:
关键不在“你在哪上班”,而在“你有没有行使国家公权力”。
![]()
⚠️ 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件事?
因为太多人考编是“糊里糊涂上岸”,结果发现:
“哎?我不是公务员?”
“待遇怎么和公务员不一样?”
“岗位说明里写的居然是‘聘用制’?”
2025年国考数据显示:
约14.3%的岗位虽在机关单位,但属于聘用制岗位,并不享受公务员身份。
职位表上一般会标注“非公务员岗位”,很多考生忽略了这点。
![]()
最后提醒:别再“混淆身份”
中央划红线,不是“收缩编制”,而是为了:
✅ 提高行政体系效率
✅ 明确权力边界
✅ 防止身份混乱与利益重叠
公务员,归根结底是一种履行公权力的职业身份,不是“谁在政府大楼上班”都能拥有。
想考公务员,先看清岗位属性;
想稳编制,别被“参公”“聘用制”这些模糊词忽悠。
未来,“身份清晰、职责明确”将成为公职体系的新常态。
真正的公务员,既是权力的执行者,也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