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上午11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一条消息,字数不多,但分量极重: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受贿犯罪,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
这则通报,像一记收盘铃,为王建军长达二十多年的资本市场仕途,敲下了最终的休止符。
他的名字,曾经频繁出现在证监会官网的讲话稿里,出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峰会上,出现在新华社、央视的权威访谈中。他曾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谈“注册制改革基础”,谈“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之本”。而如今,这些话语,成了他人生最讽刺的注脚。
![]()
王建军,1968年3月出生,四川阆中人,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专业硕士,标准的“学院派”官员。1997年4月,29岁的他进入证监会发行部,从此踏上一条被业内称为“黄金通道”的仕途。
发行部,顾名思义,是企业上市的“入口”。谁家能上,谁家得等,谁家要补材料,谁家得被问询,都在这一部门的管辖之下。权力集中,资源密集,诱惑也最多。王建军在这里一干就是八年,从主任科员一路升到综合处处长。2003年5月,他正式成为发行监管部综合处处长,手握企业上市的“生杀大权”。
![]()
此后,他的履历堪称“教科书式”的晋升模板:云南证监局副局长、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市场监管部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再到2016年赴深交所任总经理,2020年升任党委书记、理事长(副部长级),最后于2021年10月25日,被任命为证监会副主席。
从发行部小兵到监管系统顶层,王建军用了二十四年。他的每一步,都踩在资本市场的关键节点上。
![]()
2020年4月,深交所启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王建军是主要推动者之一。当时,深交所提出要打造“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世界一流交易所”,并自主研发“企业画像”系统,用40余项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精准识别关联交易、虚构交易等违规线索。听起来,像极了“科技反腐”的典范。
可讽刺的是,这位曾致力于打击财务造假、提升监管效率的“改革派”,最终自己却成了“靠监管吃监管”的典型。
![]()
2025年4月30日晚8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突然宣布:王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消息一出,市场震动。毕竟,这是证监会近年来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之一。
仅仅二十一天后,5月21日,国务院免去其证监会副主席职务。速度之快,说明调查已掌握确凿证据。
半年后,11月3日,处理结果公布。通报措辞严厉,几乎涵盖了所有“严重违纪违法”的典型行为:
他丧失理想信念,对抗组织审查;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他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时隐瞒问题;他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利益。
最关键的是——他“靠监管吃监管”,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公司上市、融资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靠监管吃监管”这六个字,是整篇通报的灵魂。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监管者一旦失去敬畏,手中的审批权就会变成明码标价的“商品”。谁给好处,谁就能优先上市;谁不配合,谁就得在材料上反复修改。这种“潜规则”,早已不是秘密。
![]()
王建军的落马,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4月,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证监会,拉开了一场金融系统反腐风暴。此后,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姚前、江苏证监局原局长凌峰、上交所原副总经理董国群等人相继被查。王建军虽一度被视为“安全”,但终究没能逃过这场“照妖镜”式的审查。
更耐人寻味的是,与他几乎同期被查的,还有已退休六年的中央纪委驻证监会原组长王会民。一个在职,一个退休,一个管业务,一个管纪检,两人同时落马,意味深长。这说明,反腐的刀刃,已深入金融系统的“神经末梢”,无论在职还是退隐,只要伸手,必被捉。
![]()
王建军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25年1月19日,出席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召开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当时他还在强调“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谁能想到,四个月后,他自己就成了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
他曾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曾积极建言献策。2021年,他建议将欺诈发行罪纳入“金融诈骗罪”,最高刑提至无期徒刑;他还主张提高罚金比例,明确“关键少数”责任。这些提议,如今读来,像极了对自身命运的某种反讽——他当年呼吁严惩的罪行,正是他自己如今涉嫌的罪名。
从29岁进入证监会,到57岁被“双开”,王建军的职业生涯横跨了中国资本市场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的全过程。他既是改革的参与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更是权力的执掌者。可最终,他没能守住底线,反而利用制度转型期的模糊地带,将监管权变现。
他的案例,也暴露出一个深层问题:当一个人长期掌握“准入权”,而外部监督又难以穿透专业壁垒时,腐败的风险就会急剧上升。注册制改革本意是减少审批、增强市场决定权,但如果监管者依然能通过“窗口指导”“问询节奏”“审核标准”等方式施加影响,那么权力寻租的空间就不会真正消失。
王建军的“权力K线”,曾经一路高歌猛进。从发行部处长到深交所掌门,再到证监会副主席,每一次升迁都像是股价涨停。可资本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断崖式下跌。
2025年11月3日,这条K线,终于以“跌停”收盘。
他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违纪违法所得全部收缴,涉嫌受贿罪被移送司法。等待他的,将是法庭的审判和漫长的刑期。
这起案件,是金融反腐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向所有监管者敲响警钟:你可以是市场的“守门人”,但如果你忘了守住自己的底线,那么门后的牢狱,也终将为你敞开。
资本市场需要晴天,也需要清朗。打掉一个王建军,或许不能立刻让股市上涨,但至少能让更多人相信:规则,不是摆设;权力,不能私用。
王建军的仕途结束了,但他的教训,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