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防建设正处在关键爬坡期,空军和海军的装备跟不上时代节奏,面对周边复杂形势,只能通过引进先进武器来快速补齐短板。这笔从俄罗斯买来的军火,总额高达300亿美元,涵盖了战斗机、潜艇和驱逐舰等大件,一度成了中国军队的骨干力量。
可如今,这些老将大多退到二线,换上了自家研制的先进武器,恼不恼火?
![]()
俄制武器引进的历史
说起这些俄制装备的引进,得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说起。那时候,苏联刚解体,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急需外汇来稳住阵脚。中国正值改革开放深化,国防现代化迫在眉睫,尤其是空军和海军的短板特别明显。
![]()
歼-6、歼-7这些老机型在国际上已经落后一大截,海防力量也难以应对远洋威胁。1990年11月,中苏两国敲定第一笔大单,购买24架苏-27战斗机,总价5亿美元,这项工程叫“906工程”。苏-27是苏联针对美国F-15研发的重型机,机动性强,雷达先进,一下子拉高了中国空军的作战门槛。
![]()
紧接着,1992年首批苏-27SK和双座型UBK交付,空军迅速列装,形成空中屏障。这不光是买飞机,还包括技术转让和组装许可,让中国军工学到不少气动设计和航电系统的门道。1998年,又引进96架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价格约35亿美元,增强了对地打击能力。海军也跟上步伐,2002年起装备24架苏-30MK2舰载型,专为航母编队护航。这些飞机累计价值上百亿美元,极大提升了海空联合作战水平。
![]()
海军采购同样力度不小。1993年,中国向俄罗斯订购4艘基洛级877EKM型常规潜艇,价值约10亿美元。基洛艇静音性能好,鱼雷和导弹齐备,成了当时海军反舰利器。1994年至1996年陆续交付,迅速成为水下主力。2002年,又追加4艘更先进的636型,总价15亿美元,续航力和隐蔽性进一步加强。到2006年,12艘基洛级全部到位,占海军潜艇力量大头。
![]()
水面舰艇引进则在1997年启动,合同锁定4艘现代级956EM型驱逐舰,总额8亿美元。这型舰排水量8000吨,装备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火力凶猛。首舰“杭州”号1999年12月下水,2000年2月入役,其余三艘分别在2004年7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1月到位。这些舰艇填补了中国远洋驱逐舰的空白,增强了编队防空和反舰能力。总的算下来,从1990年到2006年,中俄军贸累计300亿美元,不仅买来了装备,还带回了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国防从跟跑到并跑的进程。
引进这些装备时,中国军工基础薄弱,西方封锁技术,俄罗斯成了可靠伙伴。
![]()
装备退居二线的现实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这些俄制装备大多退到二线,承担训练或辅助任务。空军方面,苏-27首批24架自1992年服役,累计飞行小时超万,机体老化严重,现多用于新飞行员基础训练。苏-30MKK从1998年起列装96架,原是多任务主力,但到2017年左右,已降级为苏-35的教练机,剩余寿命有限。海军的苏-30MK2于2002年入役24架,2024年批量退出现役,转为二线储备。
![]()
海军潜艇部队变化更大。基洛级12艘从1994年起步,曾是主力,但自动化程度低,水下机动性不足。877型最早一批到2020年陆续退役,现仅剩636型在服役,经升级后用于近海巡逻。噪音控制和传感器不如国产艇先进,实战适应性弱。 现代级4艘驱逐舰服役仅十来年,就暴露问题:缺少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导弹射程短,攻击手段单一。到2021年,两艘进入升级改造,但整体仍退居二线,主要做训练舰。
![]()
为什么退居二线?一是技术老化,高科技战场要求更高隐身和信息化水平,这些装备跟不上。二是维护负担重,配件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国产替代成熟,资源向一线倾斜合理。这不是恼火,而是正常迭代。军队内部评估显示,俄制装备占编成比例已降到不足三成,二线角色有助于延长寿命,同时腾出空间给新装备。退役过程有序,部分转为博物馆展品或出口二手市场,变废为宝。
引进时是权宜之计,现在是水到渠成。俄制装备虽有缺陷,如苏-30载弹量宣传大于实际,基洛艇续航短板明显,但它们完成了历史使命。
国产军力腾飞之路
引进俄制装备的深层价值,在于倒逼国产军工加速赶超。苏-27技术转让直接促成歼-11研制,2002年首飞,2010年后批量列装,取代苏-27一线拦截。歼-11气动布局优化,航电国产化,成本更低,机动性相当。 苏-30的缺陷启发歼-16设计,2013年首飞,2015年装备空军,作战半径1500公里,精确打击能力强。海军电子战型歼-16D跟进,填补舰载空白。
![]()
潜艇领域,基洛级的静音经验融入039A型宋级改进,2004年首艘下水,AIP不依赖空气推进,水下持久超40天。2010年后,20余艘服役,取代基洛深海任务,隐蔽性和自动化大幅提升。现代级的雷达短板,推动052C型兰斯多级发展,2004年“兰州”号入役,相控阵和垂直发射成标配,导弹射程400公里。后续052D和055型万吨驱逐舰,2017年首舰下水,集成度高,成蓝水骨干。
这腾飞之路,靠的是自力更生。军工企业逆向拆解俄装备,消化核心技术,结合自主创新,形成完整产业链。国家加大投入,人才队伍壮大,科研攻关层层推进。结果呢?中国从武器进口大国,转为出口大国,2020年后军贸额稳居全球前五,俄罗斯也开始洽谈买歼-10。国防预算优化,一线国产装备占比超九成,保障海空权益更牢靠。
回首那300亿美元军贸,它像一笔及时雨,浇灌出参天大树。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