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明略科技(2718.HK)在港交所挂牌,开盘较141港元发行价上涨98.6%,盘中最高涨幅突破119%,最终以翻倍涨幅106.1%收盘,股价报收290.60港元,市值高达419.56亿港元。从认购数据看,其香港公开发售获惊人的4452.8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认购倍数13.93倍,构成港股市场少见的“双高认购”案例。
![]()
股权结构显示,IPO后腾讯持股25.96%为最大股东,红杉中国持股7.15%为核心投资方。两大资本从多轮融资,到腾讯以基石投资身份持续参与,显然不是单纯财务投机,需从企业核心价值维度去拆解资本决策的核心依据。
赛道定位:数据智能领域的头部格局与市场红利
明略科技的赛道优势源于对数据智能领域的布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总收入计,明略为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领域头部企业,同时覆盖营销智能与营运智能两大细分场景。
行业层面,政策与需求形成双重驱动:《“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落地,推动2024-2029年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5.6%,预计2029年突破675亿元。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升级背景下,具备19年行业经验的明略科技,其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在头部效应显著的科技行业中形成差异化定位。
技术储备:Agentic AI布局与专利竞争力
技术层面,明略科技构建了多模态数据智能、企业级知识图谱、数据隐私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体系。截至2025年6月,其累计获2322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96项。
技术落地方面,2025年推出的DeepMiner专有大模型产品线,以“可信智能体模型+可信数据”为核心,旗下GUI模型Mano曾位列Mind2Web、OSWorld全球榜单首位,轻量级模型Cito在多轮对话场景中表现突出。作为港股市场少数具备Agentic AI完整技术栈的企业,其技术布局与腾讯、红杉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倾向形成契合。
商业化进展:营收增长与盈利拐点的现实支撑
财务数据显示,明略科技商业化能力逐步释放:2025年上半年营收6.44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提升至55.9%,实现运营利润614万元,较上年同期8452万元亏损形成扭转。
![]()
业务结构上,两大板块构成支撑:
- 营销智能板块:核心产品秒针系统对接425个媒体平台,日均处理50亿次广告请求,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3.16亿元,占比89.2%;
 - 营运智能板块:年复合增长率23.4%,覆盖3万家餐厅、5.3万家零售店,服务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
 
截至目前,其客户群体包含135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同时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的59.1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37%,反映出从研发投入向效率释放的过渡趋势。
生态联动:与腾讯、红杉的资本及业务协同
明略科技与腾讯的合作超出单纯资本层面:其私域工具微伴助手基于腾讯生态开发,双方在企业服务、数据安全领域存在业务协同;腾讯作为最大股东,除基石投资外,还提供生态资源支持。
红杉中国方面,其在企业级服务赛道的布局,可能为明略科技带来客户资源与行业资源对接空间。
这种“资本+生态”的联动模式,既符合腾讯ToB战略的布局需求,也与红杉中国“赛道头部+技术壁垒”的投资框架一致。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明略科技对于基石投资者和控股股东,做出了270天禁售期的要求,这超过港股常规180天的禁售标准,分析认为,此安排一方面是为避免基石在“港股通纳入前”减持——同股不同权公司需上市满“6个月+20个交易日”(约210天)才具备入通申请资格,270天禁售可覆盖入通关键期,防止减持冲击股价;另一方面是公司流通盘本身极小,延长禁售可进一步锁定筹码、稳定流动性。
总结
速途网认为,明略科技上市首日的强劲表现,本质是市场对其赛道、技术、商业化能力、以及生态联动四大维度价值的集中反馈。腾讯与红杉的持续投资,需置于数据智能行业长期发展背景下审视——当AI技术从通用型向行业型渗透,具备行业知识图谱与数据处理能力的企业,可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形成基础设施级价值。
在数字经济成为国家战略的语境下,资本对科技企业的关注,最终仍需回归技术转化效率、商业化可持续性等核心指标,这也是评估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