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美国要求其减少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主张表现出对抗姿态——这是印度的公开立场,莫迪总理希望借此维护强硬形象;但实际情况更复杂,印度更倾向于在幕后妥协,且据报道,因双方私下达成共识,两国已接近敲定贸易协议。
特朗普一直敦促印度减少甚至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不仅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以作惩罚,还被认为试图通过巴基斯坦问题向印度施压,其核心诉求是推动印度配合调整对俄石油采购。
从美国视角看,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规模已令其难以接受:俄罗斯如今是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进口量从2022财年的400万吨飙升至2025财年的8700多万吨,短短几年增长21倍,与2022年1月相比增幅更达2250%。
![]()
印度的公众立场仍显强硬。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强调,印度不会在胁迫下签署协议,能源选择遵循国家利益,与美国的贸易谈判需基于相互尊重,目前尚未在规定期限内取得进展。
但美方则释放不同信号: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声称,印度已开始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且是“应总统要求采取的措施”。
实际行动上,印度最大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已证实调整采购策略,据报道已暂停购买俄罗斯原油,并表示将遵守西方最新限制措施;其他印度炼油企业也被传计划逐步减少对俄石油采购。
印度的公开声明与幕后行动存在明显差距:10月中旬特朗普称莫迪已私下同意“短期内停止从俄采购”,印度随即否认——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表示不知晓此次通话内容。
![]()
这种外交信息的分歧,恰恰凸显了两国关系的脆弱性。美国和印度前官员指出,特朗普急于宣布外交成果并进一步影响俄罗斯,而莫迪不愿显得屈服于美国压力。
印度前驻联合国大使赛义德・阿克巴鲁丁认为,印度的模糊回应是有意为之,意在表明能源选择遵循战略自主,“可能悄悄调整采购量,但不会让人觉得屈服于胁迫”;曾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谈判代表的马克・林斯科特则将此描述为“微妙博弈”:特朗普希望公开谈判,印度则希望将共识留在幕后,以换取惩罚性关税取消及贸易协议推进。
为维护国内公众形象,莫迪还取消了前往马来西亚参加东盟峰会的行程,据报道此举是为避免与特朗普公开接触,进一步体现出双方在互动中的谨慎与隔阂,印证了两国关系的脆弱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