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红书比较流行“寻找西湖边一棵孤独的树”的帖文。
昨天下午,我专门寻了过去,去看看这棵树。
树在苏堤压堤桥的背面,挨着西里湖,单从环境来看,这树并不孤独,苏堤上每隔10来米就有这样一棵树,或大或小。
从情感上来说,树大概是感知不到孤独的。孤独从来不是树,而是人。林语堂在散文《人生的盛宴》中将“孤独”二字拆解: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由此可知,孤独是一种对比,人间繁华,“我”却格格不入。
按照这个解释,压堤桥的这棵树的孤独大概是成立的。西湖也是半城烟火,半是山水,就苏堤和白堤来说,苏堤清净(孤独)不少。
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呢?一棵很大的樟树,大概得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繁叶茂,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枝叶邻水,树荫下一条长凳。远远望过去,自有一种意境,似乎像是在等一个人。静谧、遥远、深沉。
![]()
下午2点,一个小姑娘坐长凳上,面着水,太阳在西边,波光粼粼。逆光拍摄,更显“孤独”意境。
她坐了快20分钟,也没怎么动。我主动迎了上去,自报家门,为采访而来。
姑娘姓樊,95后,湖北孝感人,来杭4年多,在城北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前阵子连续加班,特别调休一天,不知不觉逛到西湖,从浴鹄湾走到杨公堤,过曲院风荷,再到苏堤。
你知道这是棵网红“孤独”的树吗?
小樊摇摇头,并不知情。“我走路累了,坐这里休息一会。”
我看你坐了有一阵子,在想事么?
“什么也没想,发呆。”
小樊耳朵里塞着耳机。在听什么歌?
小樊说,网易云随机推荐的,陶喆的歌曲《宫保鸡丁》,蛮欢快的,歌曲通过市井青年的生活化叙事展开,以“小毛驴”“烧饼油条”等田园意象勾勒质朴爱情观,借“宫保鸡丁”隐喻平凡生活中的炽热情感。
那你听过《叶子》吗?“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听起来蛮孤独的。和这棵“孤独”的树的意境倒是配的。
![]()
刚好说到孤独,爱情。我们的话题由此打开。
小樊有对象,还没结婚。“大概天下父母亲都一样,读书的时候不让恋爱,等毕业了没多久,催着恋爱结婚。”小樊的父母都是公务员退休,小樊家中独生女,为此,她爸妈在老家和杭州两地生活,“好早点结婚生娃,趁着我们身体还好,还能帮带带娃。”其实说来说去就是这些,没什么新意,“年龄大了还没结婚,父母在亲戚朋友那里,聊天问起来没有面子。”
小樊说自己是个J人(网络流行语,J人的J是“Judging”的缩写,意思为“判断”,就是总是预先“判断”怎么做,崇尚结果导向,不喜欢“意外惊喜”的人。)做事要有规划,比如我今天下午逛西湖,几点出门几点回,坐什么车,买点什么东西回家……一切照着计划来,有条不紊。结婚这样的大事,更得考虑周全,“父母觉得差不多合适,就好谈婚论嫁。在我看来,婚姻是两个人的感情,也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小樊在杭州,还是租房生活,每个月还要考虑房租费,柴米油盐电费啥的。为工作忙,起早贪黑,一个项目后还有一个项目,职业发展也面临瓶颈,不努力工作也要朝不保夕……
“咳。很多事不能想,想着就要内卷、焦虑了。”小樊说,“难得休息时,得学会放空。”
小樊说,她基本上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要来西湖边走走坐坐,就发发呆,把烦恼事抛在身后,人靠着树坐,才叫“休”,对着湖光山色,吸几口新鲜空气。养足精神,再去处理事情。
我和小樊在树下聊天,不时有游客在拍,都为拍树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知道这是棵网红“孤独”的树。
只有少数的摄影师和模特专门赶来拍照,00后小李就是一名女摄影师,兼职旅游陪拍,“根据游客的需求,指导她们动作、表情,拍出唯美清新的照片。”
西湖是一个大众的旅游目的地,各地的游客到西湖,都要留下照片。小李透露,“像这棵孤独的树,更多的是摄影师、网友根据照片效果,人造出来的文案,有故事,有意境,树就成网红,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寻找它、看它、拍它。”
这树少说也有百年,我问西湖里的艄公,他们说,几十年了,西湖苏堤这边都没怎么变过。生起一种感慨,“还是这树有智慧,智者不语,笑看风云,看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树下过,老人、小孩、情侣,他们聊着家庭、婚姻、育儿、读书、工作……周而复始。”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刘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