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30日到31日,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菲律宾四国,在南海搞了一场联合军事演习。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演习被菲律宾媒体曝出了个大瓜。
演习期间周边居然来了“不请自来”的中国海军舰艇,数量还不少于5艘,比参演的四国舰队规模都大。
![]()
«——【·四国刚开演,中国海军早就在“前排围观”了·】——»
从美国第七舰队和菲律宾军方后来透的消息来看,这次演习嘴上喊着“要彰显四国支持自由开放印太的集体决心”,听着挺厉害,可真拉出来的兵力压根没多少。
![]()
咱们数数参演的船就知道了:美国派了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澳大利亚出了艘“安扎克”级护卫舰“巴拉瑞特”号,新西兰凑了艘综合补给舰“奥特亚罗瓦”号,菲律宾则把自己最拿得出手的“何塞·黎刹”号护卫舰派来了。
![]()
加起来满打满算就4艘船,这里面还混着一艘没什么作战能力的补给舰,真能打仗的也就3艘。
![]()
可这四艘船在南海折腾的两天里,一举一动早就被盯上了。菲律宾《每日问询报》11月2号的报道说得明明白白,他们“何塞·黎刹”号护卫舰的舰长迈克尔·安德烈斯中校都承认了,整个演习期间,中国海军的船就没从他们视线里消失过。
![]()
其中舷号165的湛江舰——就是咱们的052D型驱逐舰,离菲律宾护卫舰最近的时候才5.6公里,最远也才9公里,差不多就是海上脸贴脸了。
![]()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后来还帮着实锤了这事儿。彭博社11月2号的报道里提了一嘴,美国海军发了张“菲茨杰拉德”号和“巴拉瑞特”号并肩演习的照片,本来是想秀一波“配合默契”,结果有懂行的把照片放大一看,角落里居然有个模糊的影子——不是别人,正是咱们的815型电子情报收集船。
这船在军迷圈里可是出了名的“演习蹭课专业户”,它往这儿一待,就意味着四国舰队的雷达信号、通信频道这些关键信息,说不定都被悄悄记下来了。
其实早在演习开始前,咱们中国军方就把话挑明了。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说得很清楚,菲律宾拉着外面的国家来南海搅局,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解放军肯定会派兵死死盯着,“不管谁想在南海搞事、炒热度,我们都门儿清”。
![]()
当时不少人还以为这就是常规的外交表态,直到菲律宾媒体曝出5艘舰艇的规模,大家才反应过来,所谓的“死死盯着”,根本就是把舰队直接摆到演习现场,用真家伙实现“全程围观”。
«——【·围观不是挑事,是实力撑腰的“主权守护”·】——»
有人会担心,中国海军这么干,会不会闹起冲突?其实完全没必要——咱们这种“围观”不光合法合规,更算不上什么“挑衅”,就是在自家门口捍卫主权的必要操作,每一步都符合国际法。
美国媒体自己都承认,中国海军在国际海域观察他国演习,是完全合乎惯例的——毕竟南海又不是美国的后花园,更不是这四个国家能随便撒野的地方。
![]()
要知道,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既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也有法理支撑,国际社会都公认。
可这些年,菲律宾总爱在南海搞小动作,一会儿派船闯咱们的岛礁邻近海域,一会儿又拉着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外面的国家搞联合演习,说白了就是想“抱大腿闹南海”,靠狐假虎威给咱们施压。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早就点透了,菲方频繁侵权挑衅,还到处散布假消息,这种“以小欺大”的心思,根本不可能得逞。
![]()
这次中国海军派5艘舰艇围观,就是用诉这四个国家:南海的情况我们一清二楚,谁想在这儿搅局,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而且咱们的操作特别专业克制,舰艇都保持在安全距离,没做任何挑衅动作。
反倒是这四个国家,把军舰开到咱们家门口搞演习,本质上就是在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南部战区说得很明白,“战区部队一直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5艘舰艇的阵容就是最实在的证明。
![]()
更关键的是,咱们盯着他们,可不光靠这5艘船。有报道说,中国正在建一个“透明海洋战略”多层监视系统,把卫星、海上浮标、水下无人潜航器和海底传感器连起来,就算是对方的潜艇,在南海也很难藏住。
这次演习期间,咱们的卫星估计早就把四国舰队的动向拍得清清楚楚了,海上的舰艇再配上空中的侦察机、无人机,形成了一张全方位的监控网。这种立体监控能力,才是咱们敢“全程围观”的真正底气。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