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到秋天,不少人就被“排便难”缠上:蹲半天没动静,好不容易出来还干硬结块,肚子胀得像鼓,连呼吸都觉得闷。
中医讲“秋主燥”,燥气最易伤津——我们肠道就像需要水分滋养的“管道”,秋天空气干、人体津液耗得快,肠道失润,便便自然就成了“干硬石头”,堵在里面下不来。更关键的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肠道堵得慌,肺的宣发肃降也会受影响,难怪便秘时总觉得口干、嗓子痒,连精神都差了半截。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6种“肠道清道夫”蔬菜,每一种都对应中医调理逻辑,把它们的中医功效讲透彻,吃对了不仅便便通,连肺也能跟着润起来~
第一种:菠菜
中医眼里的“润燥滑肠宝”
菠菜自古就有“红嘴绿鹦哥”的美称。中医认为,菠菜味甘、性平,入肝、胃、大肠、小肠经,有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的功效。
不过需注意,菠菜含草酸,易与体内钙结合成草酸钙,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吃前需用沸水焯1分钟,去除大部分草酸,才能让“通肠力”充分发挥。
第二种:萝卜
“行气导滞小能手”
霜降正是萝卜鲜嫩时。无论是白萝卜、青萝卜,还是心里美萝卜,都是此时的应季养生佳品。萝卜能润肺顺气、健脾消食,恰可缓解秋日凉燥与脾胃虚寒之扰。中医认为,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入脾、胃、肺经,具有清化痰热、消积导滞、下气宽中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食积腹胀、呕吐反酸等。
秋天部分人便秘是“气滞津亏”所致:明明有便意,却总觉“堵在肚子里下不来”,或排便后仍腹胀,萝卜的“辛味”能行气导滞,理顺肠道郁滞的气机,“甘味”能生津润肠道,双管齐下让便便跟着气机走。
第三种:芹菜
“清热利湿通肠菜”
芹菜富含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进而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增强减肥效果,且缓解便秘。老年体弱便秘、气虚排便无力者更宜食之。
很多人吃芹菜会扔根,实则芹菜根的“通肠力”更强,带根洗净同食,通肠效果能翻倍。
第四种:红薯
“宽肠补中通便菜”
中医认为,红薯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有补益脾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之功。
秋天部分人便秘伴随“没力气、食欲差”,这是“脾虚津亏”导致:脾胃虚弱则肠道动力不足,津液亏虚则便便干硬,红薯的“甘平之性”既能补脾胃、增强肠道动力,又能生津液、润肠道,性质温和不刺激,老人、小孩和脾胃虚弱的人都适合吃。需注意,红薯含糖量稍高,一次别吃太多(建议100-150g/次),避免腹胀反酸。
第五种:木耳
“补气润燥通肠菜”
黑木耳性平、味甘,质滑,入胃、大肠经。元朝《饮膳正要》记载黑木耳有“利五脏、宽肠胃”的功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疗痔疮、血痢下血等。”
古代医书中还记载黑木耳有活血止血、补气强身、补血通便、润肺、清涤胃肠等作用。
第六种:莲藕
“生熟两用润肠菜”
中医里莲藕生熟功效有别,都适合秋天通肠。生莲藕味甘寒,归心、肝、脾、胃经,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合秋天燥热偏重的便秘,比如伴口干舌燥、便便干结如羊粪,生藕的寒凉之性可清燥热、润肠道;熟莲藕味甘温,归脾、胃、肺经,能健脾益胃、补心生血,适合脾虚失运的秋天便秘,比如伴腹胀、排便无力,熟藕补脾胃能增强肠道动力,且“补肺”可呼应“肺与大肠相表里”,间接助力肠道通畅,不管生熟,都能贴合秋天肠道需求。
提醒:秋天通肠,做好3件事更顺
1.喝对水:少喝冰水,多喝“温润水”
秋天喝冰水会伤脾胃阳气,反而加重便秘。建议喝35℃左右的温水,或加少许麦冬、玉竹煮水(滋阴润燥,帮肠道补水),每天喝1500-2000ml,分多次喝,别等渴了再喝。
2.别久坐:每天揉腹5分钟,帮肠道“动起来”
久坐会让肠道蠕动变慢,每天睡前顺时针揉腹(绕肚脐画圈,力度适中)5分钟,能刺激肠道蠕动,还能理气通腹,坚持一周就能感觉到变化。
3.辨体质:按需选菜,避免适得其反
脾虚体质(没力气、食欲差)多选地瓜、熟莲藕;热性体质(上火、口干)多选菠菜、芹菜、生莲藕、木耳;气滞腹胀选萝卜,根据自身情况选菜,通肠更有效。
来源:养生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