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咱们这个10月,一场真正的“经济风暴”在莫斯科上空拉响了警报。
大家可能觉得,制裁嘛,都快三年了,还能有啥新花样?
不,这次完全不一样。以前那叫“放血”,这次,是“拔管”。
就在10月22号,美国人出手了,一招就打在了七寸上。他们宣布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Lukoil)。这两家是谁?这哥俩加起来,占了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整整50%。
这还只是前菜。隔了一天,23号,欧盟的“第19轮”制裁方案也拍在了桌上。这回的“大礼包”才叫一个狠。
![]()
首先,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LNG)。这可是俄罗斯冬天拿来“反制”欧洲的高价宝贝,现在欧洲人咬咬牙,直接给戒了。
其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招:将俄罗斯原油的价格上限,从之前的60美元,一刀砍到了每桶47.6美元!
47.6美元是什么概念?很多专家都分析过,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很多俄罗斯油田的综合开采和运输成本了。
这是什么意思?这意思就是,欧美这次不光是不想让你“赚钱”,他们是想让你“卖一桶、亏一桶”。这已经不是制裁了,这是经济上的“围剿”。
![]()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欧盟紧跟着把117艘“影子舰队”的油轮全给拉黑了。你不是想绕开制裁自己运吗?不好意思,保险不给你上,港口不让你停,连给你领航的船都不敢靠近。
最后,再补一刀金融的。扩大对所有金融机构的交易禁令,甚至首次把加密货币平台也给纳入了。你不是想用比特币U盘“蚂蚁搬家”吗?这扇小窗户也给你焊死了。
这次的组合拳,逻辑非常清晰:彻底切断你的“最大财源”。不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最新的数据已经开始反映了,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出口暴跌了45%,连LNG出口都跟着掉了11%。
![]()
这仗打到现在,打的已经不是什么“乌拉”的士气,也不是什么“钢铁洪流”,打的就是钱。没有钱,前线的坦克就是一堆废铁,导弹就是一根根烧火棍。
那么,面对这种几乎是“窒息”的绞杀,普京是怎么回应的呢?
他当然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打经济牌,我就打军事牌。
普京的第一反应,是公开向美国发出警告:谁要是敢给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并且用它来攻击俄罗斯本土,那“报复将是毁灭性的”。
这是什么?这是在划红线。
光说不练假把式。紧接着,俄军立即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战略核力量演习。
![]()
这个场面,咱们得脑补一下,那绝对是精心策划的“大秀”:
在陆地上,一枚“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腾空而起,直奔堪察加半岛的靶场; 在海面上,“布良斯克”号战略核潜艇在巴伦支海的水下,悄无声息地射出了“深蓝”弹道导弹; 在天空中,老当益壮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也发射了空基巡航导弹。
“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全给秀了一遍。
这还没完。10月26号,俄罗斯又放了个“大炮仗”——试射了一枚“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玩意儿号称“无限射程”,这次直接飞了14000公里。这是赤裸裸地告诉美国:别逼我,我真有能打到你家、你还拦不住的“大杀器”。
这套“核威慑”组合拳打出来,效果是有的。
远在美国的特朗普(对,你没看错,就是他)立刻公开表态,说他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
你看,这多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一边极限施压,一边极限反制。
![]()
但是,朋友们,咱们得看清一个本质问题。
核武器,是用来“同归于尽”的,不是用来“发工资”的。
普京的核演习,是在告诉西方:“别把我逼到墙角,不然我把桌子掀了,大家一起完蛋。”
而西方的经济制裁,是在告诉普京:“你掀桌子之前,我就把你的饭给断了。你先饿死,就没力气掀桌子了。”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古巴导弹危机”。
当年赫鲁晓夫把导弹运进古巴,也是一场惊天豪赌。他为什么最后“眨眼”了?是因为他怕核战吗?不全是。
更深层的原因是,在那片加勒比海,美国的常规海军力量是碾压性的。肯尼迪一声令下,海军就能把古巴围得水泄不通。苏联的常规力量根本过不去。
![]()
赫鲁晓夫的“核摊牌”,背后没有“常规力量”的支撑。所以,他输了。
今天2025年的普京,就面临着当年赫鲁晓夫的困境。
他的核导弹,就是当年的“古巴导弹”,是他的底牌,是他的威慑。
但他打“常规战争”所依赖的“常规力量”——也就是他的经济和财政——已经被西方给“海上封锁”了。
那个47.6美元的价格上限,就是肯尼迪当年划下的“海上隔离线”。
你用核武器,买不来芯片,造不出炮弹,更发不出军饷。普京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他是一个终极的“现实主义者”,不是一个“疯子”。
那么,普京的钱袋子到底有多紧张?
很多人会说,他可以“向东看”啊!他有中国,有印度。
没错,“向东看”是这几年的主旋律。到2024年,中国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已经占到了总进口的近五分之一。“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也在满负荷运送天然气。
![]()
但是,这个“向东看”,并不能解决眼下的“失血”问题。
第一,价格。咱们和印度,都是精明的买家。我们买你的油,是来“雪中送炭”的吗?不,我们是来“趁你病,买你货”的。我们给的,是“友情折扣价”。现在欧美把上限压到47.6,那我们只会在此基础上压得更低。普京是在“流血”,而不是在“回血”。
第二,运力。“西伯利亚力量2号”还在图纸上。海运,那117艘“影子舰队”刚被端了。你用什么运?造新船?那得几年?保险、结算、港口,这些都捏在西方手里。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科技。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在高端零部件和机床上,有高达七成是依赖欧美和日本的。现在全给断了。有人说,可以找“第三方”买啊。
你觉得那些“第三方”敢冒这个险吗?
这些国家(包括咱们在内)的经济,是和西方的全球化体系深度绑定的。我们和欧美的贸易额是万亿级别的,和俄罗斯的贸易额是千亿级别的。
为了这千亿的生意,去冒万亿生意被“二次制裁”的风险,你觉得哪个国家会这么干?
![]()
所以,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前线的“特别军事行动”还在推进,但后方的“财政部”已经快揭不开锅了。战争机器的齿轮,因为缺钱、缺零件,正在一点点地慢下来,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普京必须做出选择了。
而种种迹象表明,他已经在选了。
咱们再看回特朗普。他为什么这么“好心”地替普京说话,说“不给战斧”?
因为,他需要普京这个“对手”。特朗普始终认为,美国最大的挑战者是中国。一个被彻底打垮、陷入混乱的俄罗斯,不符合他的利益。他需要一个“不强不弱”的俄罗斯,来牵制欧洲和中国。
所以,他给普京递了个“梯子”。
而普京,似乎也准备顺着这个梯子下了。
最近,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说普京已经在和特朗普的“秘密渠道”里放话了。
![]()
最新的“条件”是什么?
据说,普京的底线已经从“吞并四州”,退让到了“只保留顿巴斯地区”,至于另外两个州(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可以“谈”,甚至可以“退”。
这是一个巨大的让步。
当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听就炸了。他立刻在白宫(的马路对面)开了个露天记者会,高喊着“绝不放弃一寸领土”。
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泽连斯基可能忘了。
欧美这次对俄罗斯“拔管”,同时也是在对乌克兰“拔管”。
这套“终极制裁”打出去,意思也是在告诉基辅:“我们的弹药库也见底了。我们就剩这最后一发子弹了。我们已经帮你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现在,你们自己去谈吧。”
![]()
“援乌疲劳症”在欧美内部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通货膨胀,能源账单,老百姓早就受够了。
所以,朋友们,这场打了快三年的战争,可能真的要“戏剧性”地走向终结了。
不是在战场上终结,而是在谈判桌上终结。
普京会“停战”吗?他会的。
但他绝不会说这是“失败”。他会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比如“解放顿巴斯”)已经“圆满完成”。他会告诉俄罗斯人民,他“英勇地”对抗了整个北约的“侵略”,并且“保卫”了俄罗斯族人的“尊严”。
然后,他会接受一个“有条件的停火”。
西方呢?也会宣布“胜利”。他们会说,他们“成功地”用经济手段“遏制”了侵略,“保卫”了欧洲的安全。
![]()
唯一“意难平”的,可能只有乌克兰。
我为什么敢这么说?
因为就像我开头讲的,核威慑只能防御,经济封锁才是决定输赢的主轴。当战争的成本已经高到谁都承受不起的时候,那个“理性”的妥协,就一定会浮出水面。
普京的“最大财源”已经被切断了。再想打,也没钱了。
这无关“战斗民族”的意志,也无关“帝国”的荣耀。
这只关乎一个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
没钱,别打仗。
咱们就等着看吧。我估计,到明年春天,大家讨论的,就不会是“冬季攻势”了,而是“战后重建”和“如何解除制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