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10月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对外发布重大进展:哈氏合金C276成功实现吨级规模的稳定量产!
2. 这种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的尖端工程材料,曾是我国“人造太阳”计划中最关键的瓶颈之一。过去每进口一公斤需支付高达2万元人民币,且供货周期漫长。
![]()
3. 如今,随着核心技术全面突破,我国核聚变装置的研发与建设速度迎来跨越式提升。
4. 那么,“种太阳”发电这一宏伟愿景,是否真的即将照进现实?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 材料突破扬眉吐气
6. 2025年10月底,中科院金属所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
7. 哈氏合金C276基体材料正式完成国产化攻关,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8. 此次成果在核聚变科技界引发强烈反响,被视为我国迈向能源自主的重要里程碑。
![]()
9. 要充分认识这项成就的意义,必须先了解哈氏合金C276的本质特性。
10. 简而言之,它是制备高温超导带材不可或缺的基础母材,其作用堪比建筑中的钢筋骨架。
11. 在核聚变反应堆中,需要利用超导线圈产生强磁场来约束温度高达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而哈氏合金正是支撑这些超导材料的核心载体。
![]()
12. 全球范围内,此前仅有美国和德国的少数企业掌握该材料的制造技术。
13. 这些公司不仅定价权在手,动辄提价,还时常以政治或商业理由中断供应。
14. 每公斤售价高达两万元,订货后等待时间长达一年半以上。
15. 若国际局势紧张,供应链一旦被切断,整个聚变项目将陷入停滞。
![]()
16. 他们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势地位,源于这种合金的生产工艺极其复杂。
17. 首先是纯度要求极高,杂质含量必须低于万分之一,否则会显著影响材料性能。
18. 其次,还需将其轧制成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一半左右的极薄带材。
![]()
19. 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在于表面平整度控制——整条带材表面起伏不得超过20纳米。
20. 形象地说,若将这段材料放大至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其表面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落差不能超过一颗芝麻粒的高度。
21.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戎利建研究员带领中科院金属所团队持续攻坚此项技术难关。
![]()
22. 二十余年间,团队进行了上千次成分配比实验,反复优化工艺流程。
23. 单为解决高纯度问题,就设计并验证了十余种新型提纯方案。
24. 经历无数次失败与调整,终于在2025年10月取得决定性胜利,宣告所有关键技术全部攻克。
![]()
25. 不仅成功研制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哈氏合金C276,更实现了连续化、规模化工业生产。
26. 目前,生产线已能一次性产出长达2000米的高质量合金带材。
27. 多项关键参数达到甚至超越进口产品水平,展现出卓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28.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全新的工艺路线,国产材料的综合制造成本较国外同类产品下降近60%。
29. 东部超导科技公司已使用这批国产基材,顺利拉制出超过800米的高性能超导带材,测试结果完全满足应用需求。
30. 当前,金属所已与多家下游企业签署供货合同,累计订单量突破20吨大关。
![]()
31. “人造太阳”踩油门狂奔
32. 关键材料实现自主供给后,我国核聚变装置的建设进程明显提速。
33. 在安徽合肥科学岛,BE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的建造工作正全速推进。
![]()
34. 数日前,工程团队刚刚完成一项极为复杂的安装任务——杜瓦底座吊装就位。
35. 该底座直径达18米,自重逾400吨,用于承载整个反应堆主机系统。
36. 整个装置运行时总质量高达6700吨,相当于十余列满员运行的高速列车总重。
![]()
37. 安装精度要求极为严苛:整体水平偏差不得超过15毫米,定位误差须控制在2毫米以内。
38. 在有限空间内操控如此庞大的结构件,其难度无异于让一头大象完成精准芭蕾舞步。
39. 面对挑战,中国工程师展现了非凡的技术实力。
![]()
40. 团队自主研发了专用吊装平台与高精度定位系统,结合激光测距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毫米级动态校准。
41.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共形成5项发明专利,平均每一个半月即申报一项创新成果。
42. 得益于国产材料的及时配套,BEST装置建设节奏大幅加快,预计可在2027年底前全面建成。
![]()
43. 更令人期待的是,到2030年,该装置有望启动首次聚变发电试验,真正实现“用太阳的方式点亮地球”的梦想。
44. 曾几何时,建造一座聚变装置需要向十几个国家分别采购核心部件;如今,从材料到设备,我国已具备全流程本土化能力。
45. 合肥,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城市,已然崛起为中国核聚变研究的战略高地。
![]()
46. 除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外,多所顶尖高校及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在此设立研发中心。
47. 整个科学岛上汇聚了上千名专业科研人员,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工程转化与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48. 地方政府也给予强力支持,提供土地资源、专项资金,并协助引进高端人才,营造出极具活力的科研生态。
![]()
49. 从追赶到定义游戏规则
50.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竞争格局。
51. 过去,西方普遍认为中国只能扮演学习者角色,如今这一认知已被彻底打破。
52. 观察国际同行现状,更能凸显中国的进步速度。
![]()
53. 由欧洲主导的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原计划于2025年投入运行,现已推迟至2034年。
54. 项目总预算也从最初预估的50亿欧元暴涨至150亿欧元以上,面临严重超支困境。
![]()
55. 美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56. 尽管其实验装置偶有实现短暂聚变反应,但始终无法维持稳定输出,距离实用化仍有巨大鸿沟。
57. 反观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堪称突飞猛进。
![]()
58. 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已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最新一次在1.2亿摄氏度极端条件下实现连续稳定运行403秒。
59. 此温度为太阳核心温度的八倍之多,持续时间亦远超其他国家同类装置。
60. 更关键的是,中国已建立起涵盖材料研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彻底摆脱外部依赖。

61. 行业专家预测,至2030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其中约45%将应用于核聚变领域。
62. 掌握核心材料技术的中国企业,将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63. 此外,哈氏合金C276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此。
![]()
64. 其优异的耐腐蚀与高温性能,使其广泛适用于深海油气开采装备、高端化工反应器、航空航天发动机部件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65. 而核聚变研究的战略意义,更远远超出单一产业范畴。
![]()
66. 海水中富含氘元素,是理想的聚变燃料来源。
67. 每升海水中提取的氘,经核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所产生的热量。
68. 若未来实现商业化发电,人类将迎来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时代。
![]()
69. 不排放二氧化碳,不产生长寿命放射性废物,几乎零污染,这正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
70.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从模仿跟随到并跑领跑,中国在核聚变赛道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之路。
71. 这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国家战略持续投入的结果,更是国家综合实力跃升的真实写照。
![]()
72. 结语
73. 二十载潜心钻研,戎利建团队不仅攻破哈氏合金C276全部技术壁垒,还将单位制造成本压缩至进口价格的40%,堪称一场技术逆袭。
74. 中科院此次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真正挺直了脊梁。
75. 当欧洲ITER仍在为资金缺口焦头烂额之时,中国已规划于2030年率先实现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76. 谁说高端材料必须仰人鼻息?谁说核心技术无法自研?
77. 实践证明,只要坚定信念、集中力量攻关,就没有中国人攻克不了的“卡脖子”难题!
![]()
78. 参考文献:1. 新浪财经-2025-11-01——《大国重器!中国“人造太阳”要来了》2. 东北新闻网-2025-11-03——《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成功制备“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 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关键材料领域迈出重要一步》3. 新浪财经-2025-11-02——《中国人造太阳核心材料不再受制于人,金属打造吨级高纯净C276合金》
![]()
79.
![]()
80.
![]()
8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