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宁网讯 记者张欢、夏正锋、特约记者李婷婷、通讯员郑颖欣报道:11月1日,为期7个月的禁渔结束后,斧头湖正式迎来开湖日。未来的5个月里,渔民们可尽情撒网,直至明年4月1日。
上午9时许,咸安区官埠桥镇雨坛垴村伍家缺码头早已人头攒动。出湖捕捞的渔船尚未归航,湖边的土堤上已站满了翘首以待的市民和游客。摊贩们沿路一字排开,有的忙着接水备箱,有的叫卖早点、水果、肉类等,码头俨然变成一个热闹的农贸市集。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伍家缺码头面貌一新。”雨坛垴村党支部书记陈艳焰介绍,村里不仅拓宽了出入通道,还建成了千余平方米的停车场,并对摆摊区域进行了硬化,还安装了统一的取水点。此外,渔民们还人均自愿支付20元卫生费,现场秩序井然。“全村39条持证渔船一早就出湖了,预计捕鱼期平均每条船能有两万元左右的收益。”
10点半,期待中的第一艘渔船终于破浪而归,窑咀村陈大哥家的渔船拔得头筹。船一靠岸,两名渔民便肩挑扁担,开始一趟趟地将沉甸甸的渔获搬运到自家摊位。活蹦乱跳的肥鱼立刻吸引了人群上前,惊叹声此起彼伏:“这鱼好大呀,这得有50斤吧!”
随后,归来的渔船越来越多,码头也随之沸腾。打秤声、装袋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专程从市区赶来的陈先生早已等候多时,一口气买下20条鱼,“就等着开湖的鲜鱼,带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尝尝!”
在自家摊点前,年轻渔民陈政卖力地吆喝着:“风浪越大鱼越贵,今天的鱼可不贵!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渔船回来不到一小时,已经卖了300多斤鱼,鱼价根据花鲢、白鲶等不同种类,每斤在3到5元之间,“今天卖个一千多斤不成问题。”
除了零散的市民采购,村里组织的批量收购,也为渔民们托了底。码头边停着两辆准备运往荆州市场的大卡车,一车就能装走上万斤鱼。工作人员忙着过秤、记录,“渔民黄朝阳,228斤!”吆喝声与报数声,共同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斧头湖地跨武汉江夏区及我市咸安区、嘉鱼县,曾因围网养殖导致水质恶化。自2017年设立休渔期并连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以来,湖区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鱼类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如今,开湖时鱼的种类更多、个头更大,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