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0
分享至

1. 一张标注着25万美元悬赏金额的肖像,曾短暂地陈列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官方网站的显眼位置。照片中的男子名叫陈正坤,身份是一名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科研专家。



2. 他被控以极为严重的罪名:实施经济间谍行为,主导了一项据称意图窃取美光科技高达87.5亿美元商业机密的跨国行动。

3. 这一连串举措,显然是要将他及其所效力的企业——福建晋华,牢牢钉在“全球技术大盗”的历史耻辱柱上,成为美方对外展示执法决心的典型样本。



4. 谁能预料到,这场声势浩大、历时数年的国际追缉与法律围剿,最终在2024年2月迎来了极具戏剧性的终章。旧金山联邦法院正式宣判,福建晋华被指控的所有罪名均不成立。

5. 紧随其后,FBI网站上那张曾引发广泛关注的通缉图片,如同蒸发一般悄然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那么,这场从雷霆万钧到灰飞烟灭的剧情逆转,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6. 这绝非一场普通的司法纠纷,而是一场横跨法律程序、产业生态与公共舆论三大战场的系统性对抗。若想真正理解事件全貌,必须将其层层拆解,逐一剖析。

7. 美国司法部祭出的核心武器,是“盗窃商业秘密”这一极具杀伤力的刑事指控。该罪名不仅便于占据道德制高点,还能为后续天价索赔提供法理支撑。



8. 美光公司于2017年率先在台湾地区发起诉讼,两年后,美国司法部直接介入,将原本的企业纠纷升级为国家级刑事调查,并对陈正坤发布全球通缉令。美方坚称,陈正坤与晋华非法获取了其最先进的32纳米DRAM存储技术。

9. 表面证据看似确凿无疑,直到辩护团队亮出一份尘封已久的学术文献。这份发表于1988年的论文,主题正是关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技术路径探索。



10.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当时尚在台湾清华大学攻读本科学位的陈正坤。这一发现,彻底动摇了整个指控体系的根基。

11. 原来美方口中所谓“核心商业机密”的关键技术原理,早在三十多年前便由陈正坤本人公开披露,且早已超出专利保护期限。一项向全球科研界开放的知识成果,如何能被某一家企业独占并定义为“秘密”?



12. 主审法官明确指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陈正坤或福建晋华存在任何窃取美光技术的行为。这项判决,实质上宣告了美国司法围堵策略的全面失败。

13. 更具深意的是,早在2023年,作为原告的美光已主动撤回民事诉讼;与此同时,晋华也曾反诉美光侵犯其拥有的多项专利权。

14. 可见这并非单方面的“正义追捕”,而是一场双向角力的激烈博弈。当攻击方赖以立论的技术基础本身站不住脚时,这场法律较量的结果,其实早已注定。



15. 如果说法庭上的较量属于“软性压制”,那么产业链层面的封锁则是真正的“硬核打击”,这才是美方最具毁灭性的手段。就在提起诉讼的同时,美国商务部迅速将福建晋华列入“实体清单”。

16. 这份名单的实际效力远超任何司法文书。禁令一经生效,所有美国企业立即被禁止向晋华供应设备、软件与技术服务。

17. 消息传出次日,晋华生产线上来自美国供应商的技术支持人员便集体撤离,携带工具箱迅速离场,动作干脆利落,毫无迟疑。

18. 不久之后,连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也迫于美方压力,中断了对晋华的关键设备交付。一个投入数百亿元资金、即将进入量产阶段的重大项目,瞬间陷入停滞。

19. 生产线上的精密仪器,极有可能在短期内沦为昂贵的闲置资产,甚至面临报废风险。



20. 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足以击溃最坚韧的工程团队。项目全面停摆,供应链断裂,核心人才流失,管理层动荡不安。陈正坤个人更面临可能被引渡的风险,护照也被相关机构冻结。

21. 外界普遍认为,这家企业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正是在这种极端压迫之下,一条未曾设想的突围之路逐渐浮现:既然规则由他人制定,那就打破规则,重建体系。

22. “买不来,就自己造”——这句朴素的口号,成了团队新的信念。他们全面转向自主研发路线,改造国产化设备,甚至从零开始编写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具链。



23. 数年坚持下来,晋华成功将生产设备中依赖美国技术的比例,从最初的约70%压缩至仅12%,实现了惊人的技术自主化跃迁。

24.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顽强存活,还在逆境中实现了超越。2021年,晋华成功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5纳米存储芯片;2022年,该产品实现规模化批量生产。

25. 这颗被称为“争气芯”的国产芯片,性能表现超出预期:功耗比美光同代产品降低15%,制造成本则比进口同类产品便宜20%。

26. 如今,晋华每月产能已突破10万片晶圆,美国试图通过物理断供扼杀其发展的图谋,非但未能奏效,反而催生出一个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对手。



27. 法律审判未能定罪,产业封锁未能致死,于是舆论战和认知操控便成为第三条战线。美方试图将陈正坤塑造成“技术叛徒”与“商业间谍”的典型形象。

28. 他们刻意将一次正常的技术路线选择,描绘成蓄谋已久的背叛行为。事实是,陈正坤曾希望推动32纳米DRAM技术在中国落地应用,却遭到美光总部的明确否决,这才促使他离开原公司,加入晋华。

29. 但在西方主流叙事中,这段经历却被重构为“携密出逃”,协助中国实现“技术弯道超车”。这种叙事方式简单粗暴却极具煽动性,目的十分清晰:抹黑科学家个人形象,瓦解其团队凝聚力,削弱外界对其技术合法性的信任。



30. 然而,这种带有偏见的标签,在陈正坤长达数十年如一日的工程师生涯面前显得极其空洞。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1. 是一位早年在英特尔工作期间,因感受到华裔技术人员遭遇职业天花板而深感困惑的人;是一位曾深度参与中国首款通用CPU“龙芯一号”研发的核心成员;也是一个因坚持独立技术路线而被同行戏称为“倔老头”的理想主义者。

32. 他的生命轨迹始终围绕着技术创新展开。他从不热衷于公众曝光,更像是一个常年埋首实验室的技术匠人,专注于攻克诸如芯片散热效率与能耗控制等具体难题。



33. 他始终坚信,不能永远依附于别人设定的游戏规则。当晋华项目遭遇重创之际,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重返晋江的研发基地,继续带领团队攻坚14纳米及以下制程工艺。

34. 最终击碎“妖魔化”叙事的,并非辩驳或声明,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陈正坤团队提出的低功耗优化方案,被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采纳为国际标准。

35. 这是中国工程师首次在该领域获得标准署名权,意义非凡。试问,一个所谓的“世纪技术窃贼”,怎么可能产出被全球权威组织认可的原创性成果?



36. 回顾整场风波,针对陈正坤与福建晋华的打压,实则是一次高度协同的多维打击行动:法律诉讼充当先锋部队,旨在瘫痪企业决策中枢;

37. 产业链封锁构成主攻力量,企图从物理层面切断其生存能力;舆论抹黑则作为侧翼掩护,意在摧毁团队士气与外部声誉。每一招都精准狠辣,直击要害。

38. 但结果却完全背离初衷:法律战暴露出美方自身逻辑的致命漏洞;产业封锁意外激发了本土技术生态的全面觉醒;人格攻击则被科学家沉默坚守与硬核成就彻底化解。



39. 更富讽刺意味的是,这场打压反而助推中国存储芯片产业整体崛起。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7%上升至2024年的12%。

40. 美国原本想用一把“精准手术刀”切除新兴竞争者,却不料这一刀刺下,激活了整个产业的免疫机制与自主创新潜能。



41. 正如陈正坤所言:“技术主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代工程师用时间与汗水接续完成的使命。”这场表面针对一人一企的战役,客观上为中国芯片行业上了最为深刻、也最为昂贵的一堂实战课。

参考资料:又要干嘛?美国污蔑中国技术偷窃,外交部回应:中国一不偷二不抢2019-01-31 18:45 看看新闻遭美国司法部提告窃取知识产权,福建晋华终获无罪判决2024-02-28 10:28·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艾米儿育儿
2025-11-08 17:31:16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史阁
2025-11-10 11:05:34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混沌录
2025-10-20 20:17:14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1:30:08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红星新闻
2025-11-10 11:11:22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珊姐姐
2025-11-09 23:09:05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崩塌的莫兰特

崩塌的莫兰特

仰卧撑FTUer
2025-11-10 11:31:04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晚报
2025-11-10 11:08:07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替补席看球
2025-11-10 12:02:04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小七追剧站
2025-11-09 21:28:05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体坛热评
2025-11-09 23:40:12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快科技
2025-11-09 18:30:15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谢纶邮轮摄影
2025-11-10 09:39:31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古怪奇谈录
2025-11-07 10:07:33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秋风专栏
2025-11-09 00:55:05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混沌录
2025-10-16 21:54:07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懂球帝
2025-11-10 11:23:19
2025-11-10 12:48:49
通鉴史智 incentive-icons
通鉴史智
展现优雅姿态,散发迷人韵味。
2703文章数 1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家居
数码
房产

教育要闻

青岛富源路小学:掐丝珐琅里,非遗与亲情共闪光

旅游要闻

聚焦河南新密溱洧水城:千年文脉碰撞创新活力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数码要闻

飞猫M8 PRO AI WiFi图赏:飞猫随行,信号不停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