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10月销量首次站上3万辆大关。
近期,北汽新能源披露了10月份销量数据——单月销量达到30542辆,同比增长112%,跻身主流阵营,创下品牌发展史上一个关键里程碑。从品牌构成看,在BBA主导的高端市场中,享界抢下6700辆销量;极狐品牌则贡献23387辆,同比增长110%,成为拉动北汽新能源整体向上的核心引擎。
![]()
极狐的优异表现,是其持续增长的集中体现。回顾数据,2024年极狐全年销量为81017辆;而2025年1-10月累计销量已达111198辆,不仅提前超越去年全年业绩,更意味着品牌已稳定跻身新能源市场的主流阵营。
在经历了一段销量低迷、备受质疑的时期后,极狐在当前的存量竞争阶段实现强势回归,完成了市场突围,这在行业中实属不多见。
如此显著的销量跃升,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局部调整所能实现,而是品牌在多维度进行系统性革新的必然结果。从产品矩阵的完善、核心技术的落地,再到创新的营销策略,北汽新能源打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壁垒,从根本上突破了发展瓶颈,最终实现了市场表现的质的飞跃。
![]()
01 产品:不仅要“越级价值”,更要“肉眼可见”
长期以来,“越级价值”一直是极狐品牌一个鲜明的标签。如果要为这个标签加上一个修饰语,那一定是“肉眼可见的越级价值”。
从阿尔法T5、阿尔法S5,到考拉S,再到近期上市的极狐T1,极狐的产品已覆盖7万至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其产品思路十分清晰:将原本常见于二三十万级别车型的技术配置,系统性地引入主流市场。
最典型的例子是“宁德时代5C神行电池+800V高压平台”这一王牌组合。这一通常属于高端车型的配置,被极狐“不合常理”地应用于10多万级别的车型中。阿尔法T5和阿尔法S5的最高续航分别达到660公里和708公里,充电速度接近“一秒钟一公里”。即便是售价约10万元的考拉S,也搭载了“宁王”电池,让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同样享受到大厂电池的可靠与安全。
![]()
“肉眼可见”的价值还体现在品控上。极狐投入重金,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制造商麦格纳合资建厂,以奔驰大G、宝马5系等顶级豪车的质量标准,打造极狐产品。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张国富曾在访谈中强调,麦格纳精湛的底盘调校技术让用户“上手便知”,这也使得极狐产品的用户推荐率持续处于高位。
近期上市的两款新车型,进一步强化了“越级价值”这一标签。9月推出的极狐T1虽定位为A0级车型,却凭借2770mm的超长轴距和“四轮四角”布局,实现了准B级的空间体验。在T1的发布会上,极狐展示了一张照片:身高2.16米的北汽男篮球员周琦轻松斜靠在T1后排,不碰头、不顶腿的松弛感一目了然,迅速打消了用户对空间的顾虑。
![]()
10月底焕新上市的全新阿尔法T5,则在智能与动力方面实现新突破。作为首款搭载北汽元境智能辅助系统的车型,它将城市NOA功能下探至15万元以内的SUV市场,再次普惠主流用户;增程版首次搭载北汽自研神擎增程动力,通过发电机主动抑制振动、无感启停等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增程模式下的静谧性与平顺性,使驾乘质感无限接近纯电车型。
![]()
对于“越级价值”,极狐有其独到诠释——同样的价格,产品力优于竞品;同样的产品力,价格优于竞品。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瞄准用户最关注、最在意的领域,打破高端技术的价值壁垒。最终,产品层面的“越级”会沉淀为品牌的差异化价值,这正是极狐能在存量市场中突围,获得用户长期信任的重要支撑。
02 技术:占据“制高点”,拉开竞争代差
产品上“肉眼可见”的优势,离不开技术层面的“厚积薄发”。在核心技术领域,北汽新能源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尤其在电池安全与智能化两大关键赛道上,已通过十余年的投入,构建起了深厚的竞争壁垒。
北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可追溯至2009年。双方深度协作,将电芯单体缺陷率从行业普遍的PPM(百万分之一)级别,提升至更为严苛的PPB(十亿分之一)级别。
然而,高品质的电芯只是电池安全的一环,整车企业仍需为电池安全“兜底”。特别是用户最为关注的电池自燃问题,本质上考验的是车企的热管理能力。面对这一挑战,北汽新能源没有依赖供应商,而是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了一套自主可控的电池安全防护体系。
![]()
极狐的“极光电池”技术品牌,在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其独创的“玄武护甲”采用航天级材料构建7层防护网,解决绝缘、保温、导热与防腐四大问题;“太空舱密封技术”使电池在2米水深、48小时浸泡测试中滴水未进;“防火毯隔热”技术集阻、疏、控功能于一体,热失控发生时,电芯周围的航空级隔热材料可耐受1000℃高温,有效阻断热蔓延。
基于如此严苛的防护标准,极狐在2021年完成了全球罕见的“三重热失控防护验证”:在常温与高温针刺试验中,做到永久不起火;在整车级热失控测试中,BMS系统响应速度不超过80毫秒,超过国家标准十倍。也正是凭借这份技术自信,极狐才敢于向用户承诺“三电终身质保、电池自燃烧一赔一、衰减只换不修”。
同时,北汽新能源更致力于将研发成果进行系统化整合,10月底,北汽推出元境智能的两大标志性产品——元境智驾和元境智舱。其中,元境智驾拥有三个版本,可覆盖L2至L4全阶智能辅助驾驶;元境智舱能结合用户意图、使用习惯与当时的环境,打造集成式服务,提供全方位的伴聊与支持,这两大技术产品已经在全新阿尔法T5上实现应用,北汽新能源的技术实力,正在高速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实际价值。
![]()
03 为什么极狐的成功“难以复制”?
在剖析了产品与技术之后,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浮现出来: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行业,人们总在寻找可复制的成功路径,但从客观条件与变革逻辑来看,极狐的增长模式很难被其他品牌轻松模仿。
首先,北汽新能源具备“不计短期回报”的战略投入能力。实现技术突破与品质升级,离不开庞大而持久的资源支持。作为北汽集团重点打造的自主品牌,极狐不仅拥有千亿级资金背书,更能依托国企背景进行长线布局。当其他品牌在成本与市场回报之间反复权衡时,极狐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技术攻坚与品质打磨。这种“抛却后顾之忧”的投入魄力,是许多品牌难以企及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北汽新能源持续展现出“自上而下、深度变革”的决心。它将自身定位为“创业型新国企”,以创业者的姿态积极求变,重塑与用户的关系。
![]()
这种态度在营销层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此前,极狐邀请品牌挚友大张伟为极狐T1创作主题曲《我伟大的人生》,并在成都车展现场首唱,董事长亲自“下场”来了一场脱口秀,还自称极狐“炸哥”。这些创新的举动,无疑重塑了外界对大型国企的刻板印象。
组织臃肿、责任不清历来是大企业的弊病,北汽新能源推出“董事长直通车”机制。用户的需求和建议,可一键直达最高层,由董事长亲自拉动各部门协同解决,形成高效的“反馈—解决—复盘”闭环,有效规避大企业常见的效率低下问题。
“自上而下”的破圈变革,既需要企业掌舵人敢破敢立、大破大立的魄力,也依赖于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打破根深蒂固的“部门墙”,推动各部门围绕用户需求运转,而这一切的变革成效,最终都具象化到产品体验升级、核心技术落地等实际层面,成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而多数品牌或因管理层决策风格所限,或因内部协同困难,难以复制极狐的变革路径。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意思是君子的变革,应如猎豹出击那样迅捷彻底,不容丝毫拖沓,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竞争。
对大企业而言,精准的变革本就艰难,“豹变”更是难上加难——但极狐做到了。正因其做到了,才迎来了今天的成绩。
从备受质疑到跻身主流,极狐的成功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增长无法依靠“小修小补”完成跃迁。极狐并没有提供一个可复制的解题公式,而是树立了一个自上而下自我革新的精神坐标。而这,正是当下许多急于求成的市场参与者最稀缺、也最难以复制的核心资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