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Clearmountain 2025 中国行
![]()
![]()
世界著名混音艺术家、录音工程师Bob Clearmountain中国巡回交流活动近日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怡同科技特别邀请,携手Apogee Electronics品牌共同呈现。作为Apogee传奇声学理念的缔造者之一,Bob与其妻子、Apogee联合创始人Betty Bennett一同来到中国,先后走进中国传媒大学、上和弦音频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以及香港演艺学院四大业界知名学府和标杆机构,以四场主题鲜明的分享会、工作坊及现场演示,为国内音频从业者、音乐及影视创作专业师生带来了一场贯穿理论与实践的声音美学盛宴。
![]()
活动现场还特别展示了Apogee Symphony Mkll 40周年限量版,这款由Clearmountain亲自参与调校的旗舰接口,成为现场焦点,令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Apogee标志性的纯净音质与专业工艺。此次巡回共吸引千余名行业同仁与学子参与,掀起了一场关于声音艺术与录音哲学的深度对话。
![]()
作为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混音师和制作人之一,Bob Clearmountain凭借超过200项重要作品定义了现代摇滚、流行和R&B的标志性声音,其对清晰度、冲击力与情感共鸣的执着追求,至今仍是全球音频工程师的行业标杆。此次中国之行,他不仅带来了前沿的混音技术分享,更通过深度互动搭建起中外音频创作领域的交流桥梁。
![]()
自1985年创立Apogee Electronics以来,Betty Bennett女士一直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推动行业发展。其产品在音乐、电影、播客等领域广受认可,获19项TEC奖等荣誉,成为“数模转换声音标准”。她的参与使活动与顶尖音频技术深度链接,提升了活动在科技与艺术跨界领域的影响力。
![]()
Apogee核心成员Greg Chung是Bob的黄金搭档,他既是鼓手,也是音频软硬件开发工程师和销售经理。2024年,他凭借The Baylor Project的录音工作获得格莱美录音提名,并参与多个获奖项目的录音与制作,专业水准和艺术感知力都很突出。他的到来为活动提供了专业保障、艺术呈现和现场效率的关键价值。
首站——中国传媒大学
混音大师工作坊开讲,解开声音叙事密码
![]()
10月19日,交流首站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启幕,这场以“混音艺术深度研讨”为核心的活动,通过上午主题分享与下午作品研讨的双环节设计,为在场师生与行业从业者带来了全方位的专业滋养,现场氛围热烈而专注。
![]()
![]()
![]()
![]()
![]()
![]()
上午的分享环节,Bob以“立体声混音的艺术与哲学”为核心主题,结合自己从模拟设备时代至今的从业历程,深情回溯了对声音表达的探索之路。他将繁杂的音乐素材巧妙比作散落的拼图,提出“混音绝非技术的堆砌,而是用专业手段串联情感、构建叙事的艺术创作”,这一观点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互动问答阶段,师生们围绕混音方向定位、声场空间设计等核心问题踊跃发问,Bob以兼具专业性与启发性的解答逐一回应,其深入浅出的表达让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为在场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指导。
![]()
![]()
![]()
![]()
![]()
![]()
下午的研讨环节则聚焦国内优秀作品点评,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现场集中展示了由Bob先生亲自参与遴选的多位国内混音师的代表性作品,随后他与六位作品主创展开深度对话。交流中,Bob先生围绕作品的创作理念、技术思路等关键维度展开细致剖析,既以开放敏锐的国际审美视角肯定了作品的亮点与创新之处,又以真诚务实的态度指出了可优化的细节,提出了兼具专业性与操作性的点评建议。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交融让现场交流氛围持续升温,为在场创作者打开了更具前瞻性的创作视野。
第二站——上和弦音频学院
全景声实战,演绎沉浸式听觉魔法
![]()
10月21日,Bob Clearmountain在北京上和弦带来“UGM2025全球大师课·杜比全景声混音制作分享会”。为呈现顶尖沉浸声体验,上和弦不仅将UAAC报告厅升级为旗舰主会场,引入影院级JBL音箱系统并全面集成Dante数字音频传输技术,更创新性设置同步杜比分会场,通过全链路高清信号传输实现两地实时互动,让更多音频从业者跨越空间限制共享大师智慧,这一创举也成为现场行业交流的热议焦点。
![]()
![]()
![]()
![]()
![]()
![]()
作为杜比全景声混音领域的权威专家,Bob以“经典作品全景声重混解析”为核心,现场复盘了《We Are the World》《Hotel California》等多首代表作的混音历程。他特别对比了立体声与全景声版本的听感差异,通过实时调节声像定位、频段平衡等参数,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乐器在三维空间中精准分布”的沉浸效果。
![]()
![]()
![]()
![]()
![]()
![]()
针对行业人士关注的“混音效率与品质平衡”问题,他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心得:“建立标准化流程能提升效率,但每首作品都有独特灵魂,要保持创作敏感度。”
![]()
活动期间,著名音乐人、主持人 张有待 还特别与 Bob 进行了深度对谈。两人围绕声音艺术、录音哲学以及音乐人如何在技术革新中保持创作初心展开交流,妙语连珠、思想碰撞,为观众带来一场真正的“声音对话”。
![]()
![]()
![]()
![]()
![]()
![]()
![]()
![]()
![]()
![]()
![]()
![]()
![]()
在本次活动中,上和弦音频学院不仅将主会场打造成影院级沉浸体验,同时创新设置了 “Dolby 全景声同步分会场”——通过全链路高清信号传输,实现主会场与分会场的实时转播,让身处不同教室的师生也能同步体验大师现场演示,跨越物理空间的限制,共享顶尖声学交流平台。
![]()
最后,上和弦音频学院为 Bob Clearmountain 颁发了“全球音频教育顾问”聘书,双方达成长期行业交流与教育合作意向,共同推动沉浸式音频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第三站——北京电影学院
聚焦混音核心,拆解专业创作关键技艺
![]()
10月23日,交流第三站走进北京电影学院。依托在音频创作领域的专业积淀,校方特意打造“核心精讲+全景共享”的双场地交流模式——将杜比全景声音乐录音棚设为核心互动区,Bob在此与核心师生展开近距离深度研讨;同时通过高清音画信号实时传输至声音实验室,让更多师生及业界同仁同步感受大师分享的魅力,这种“精准互动+广泛覆盖”的设置,既保障了深度交流的质量,又最大化释放了活动价值,充分展现了北京电影学院在音频教学与行业交流中的专业布局。此次分享聚焦“专业混音核心技艺与创作思维”,精准覆盖录音艺术、音频制作等专业师生及业界混音从业者的核心需求。
![]()
![]()
![]()
![]()
![]()
![]()
Bob结合自己操刀的众多经典流行、摇滚作品混音案例,详细讲解了多轨素材的频率避让技术,以及不同风格作品中动态范围的控制技巧。他特别以摇滚曲与抒情曲的混音差异为例,说明“混音风格必须与作品音乐类型高度匹配,摇滚作品需保留低频冲击力但避免乐器音色重叠,抒情作品则要通过细腻的音色处理强化情感张力”。
![]()
![]()
![]()
![]()
![]()
![]()
活动现场,Bob还对北电学生的混音作业进行现场点评,针对“多轨素材融合度不足”“音色层次感欠缺”等常见问题给出具体修改建议。互动环节中,他与录音系教师就“新一代音频人才培养”达成共识,强调“既要夯实技术基础,更要培养对音乐作品的解读与表达能力”。
第四站——香港演艺学院
聚焦混音核心,搭建中外交流桥梁
![]()
10月28日,Bob走进香港演艺学院。作为亚洲顶尖的表演艺术高等学府,该校在音乐、舞台及制作艺术等领域积淀深厚,此次活动吸引了校内相关专业师生及香港本地音频行业从业者参与,聚焦混音技艺交流与行业发展探讨。
![]()
![]()
![]()
![]()
![]()
![]()
分享环节,Bob围绕自身深耕混音领域数十年的从业经验,阐述了混音技艺的核心原则——以技术服务艺术表达,通过精准的声音处理传递作品情感内核。他结合经典作品创作经历,分享了不同风格音乐混音中的共性思路与差异化处理技巧,为在场听众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参考。
![]()
![]()
![]()
![]()
![]()
![]()
互动交流中,Bob与师生及行业代表就混音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探讨,结合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枢纽的特色,就音频行业的跨区域合作交换了看法。
从中国传媒大学、上和弦音频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到香港演艺学院,Bob Clearmountain的中国四站交流活动始终围绕混音核心技艺展开,以“技术分享+实践指导+行业对话”的多元形式进行。参与活动的从业者与学子纷纷表示,此次交流不仅提升了专业认知,更拓宽了创作视野,为中国音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怡同科技
以下为广告,与本文无关:
留言转发,点击「在看」
可获得老铁认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