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代表团包括顾维钧、陆征祥他们,希望收回青岛。盟国大佬们,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在那分战利品。日本早和英法签秘密协议,答应给他们支持换取山东权利。
美国威尔逊总统本来讲十四点原则,支持民族自决,但最后妥协了,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日本,凡尔赛条约第156到158条就是这个内容。
![]()
中国代表据理力争,顾维钧在会上讲,山东是中国领土,德国租借是强占的,现在德国败了,应该直接还中国,不是给日本。日本说他们打下来了,得补偿。中国人气坏了,但实力不行,盟国偏向日本。
就在这时候,德国代表团看到形势,对中国放风,说愿意支持直接把青岛还给中国,不经过日本。但不是白给,得有条件。德国人算盘打得精,他们知道自己败了,青岛保不住,但想从中国这捞点好处。
![]()
条件是,中国要付980万两白银,或者说相当于980百万银元,作为德国在青岛投资的补偿。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也就10亿银元左右,这相当于十分之一。
而且,还得中国放弃对德国的义和团赔款要求,那笔钱是1901年义和团后,列强逼中国赔4.5亿两白银,德国分了8400万马克。
中国代表一听,觉得这哪是归还啊,明明是赎买,还这么贵。顾维钧他们商量后,觉得答应了等于承认德国以前的强占合法,还得花大钱买回自己的地,太屈辱了。
![]()
中国为什么不答应?首先,这条件太苛刻。980百万银元不是随便说说,当时中国经济刚起步,北洋政府乱糟糟的,哪有这么多钱?就算有,也不能这么花,等于给德国输血,让他们战后恢复。
其次,答应了就等于默认青岛是德国的财产,可以卖来卖去,这违背中国主权原则。中国代表想,通过外交斗争,或许能无条件要回。
最后,巴黎和会整体对中国不公,如果答应德国,可能会让其他列强觉得中国好欺负,开更多口子。日本那边盯着呢,答应德国等于侧面承认日本继承权复杂化。
![]()
结果,中国没签凡尔赛条约,是会上唯一拒绝的国家。这事引发国内五四运动,学生、工人上街抗议,喊口号要收回青岛,反对列强欺负中国。运动推动了新文化传播,也让北洋政府压力大。
1921年,中国单独和德国签和平条约,废除了以前不平等条约,但青岛还在日本手里。1922年华盛顿会议,中美日等谈海军限额,顺带解决山东问题。
中日签协定,日本答应归还青岛主权,但中国得付补偿给日本公产,日本军队撤出,铁路由中国赎回。1922年底,日本兵走了,中国接管青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