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经开区核心区69C4地块亦城书院项目的建设工地上,一座现代化的文化地标正在悄然崛起。记者于近日实地探访时看到,建筑主体已初具规模:通透的玻璃幕墙与流线型铝板幕墙巧妙结合,宛若被轻盈的“金属流云”环抱,在光影交错中展现出刚柔并济的现代美学。
![]()
亦城书院从外看犹如被“金属流云”环抱。蒋远晴/摄
据介绍,亦城书院与在建的北京杂技艺术中心相接、西邻北京市杂技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未来将成为经开区公共文化服务版图上的重要枢纽。项目于2023年6月21日正式开工,计划于2026年投入使用。目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室内简装施工和室外小市政施工,整个工地呈现出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
亦城书院项目作为经开区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使用功能为图书馆和文化馆。项目总建筑面积超2.3万平方米,其中地下3层,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地上6层,建筑面积超1.3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达42米,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屋顶设计特别规划了开放型天台,采用阶梯式设计,未来将设计种植培育各类植被生态景观,为市民提供宜人的阅读和文化休闲空间。
此外,建筑外观以“流云”形态为灵感,通过双曲面造型营造流动的视觉美感。这一设计也成为项目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面对复杂的双曲面结构与较高的施工要求,建设团队制定了专项作业方案。据经开区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团队通过协同使用电动直臂车与吊车,有效克服了曲面构件定位与安装难题。施工高峰期间,现场同时投入15台直臂车与3台吊车,科学调配设备资源,在保障工艺精度的同时严格把控工程进度。”
北京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它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更是一个融合文化、教育、休闲功能的城市会客厅,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文化魅力与竞争力。”作为全区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亦城书院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经开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为区域文化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欢迎大家扫码进群
更多好物分享

■说明:本文由家住大兴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信息来源:北京亦庄
■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恒略律师事务所,咨询微信:jwbei2
关注家住大兴!
看大兴大事小情,搜周边吃喝玩乐!
![]()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