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到洪都拉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两个鲜明的标签:其一是“全球谋杀率最高”的恶名,街头暴力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使民众长期处于不安与恐惧之中。
2. 其二是颇具争议的“换妻集市”传统,这一原始风俗与当代社会价值观严重冲突,常被外界视为文化落后的象征。
3. 这个屡遭非议、被部分舆论冠以“最失败国家”之称的中美洲小国,如今正深陷一种更为棘手的困局——“灾难循环”无法自拔。
![]()
4. 2024年1月登陆的热带风暴“萨拉”,再次将这个本已脆弱的国家推向崩溃边缘。为何洪都拉斯总是成为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5. 2025年初,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CEPAL)、美洲开发银行(BID)以及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联合发布了《萨拉热带风暴对洪都拉斯影响评估报告》。
6. 这份早在2025年3月18日便提交给洪都拉斯政府的技术文件,用详实数据揭示了“萨拉”带来的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2亿伦皮拉,折合美元约为2.49亿元。
![]()
7. 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率居高不下的国家而言,这笔巨额损失无疑是沉重打击,尤其在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情况更加令人揪心。
8. 风暴于2024年11月14日登陆后,阿特兰蒂达省、科隆省与约罗省迅速沦为重灾区,三地集中了全国82.5%的受灾人口。
9. 若回顾过往灾害史便可发现,这些区域早已多次遭受毁灭性冲击。2020年,飓风“埃塔”(Eta)和“伊奥塔”(Iota)接连袭击,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基础设施几乎完全瘫痪。
![]()
10. 到了2022年,热带风暴“朱莉娅”(Julia)再度来袭,使得刚刚起步的重建成果化为泡影,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11. 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不仅暴露了地理环境的极端脆弱性,更深刻反映出洪都拉斯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缺陷。
12. 这种脆弱性在2020至2024年间进一步加剧,叠加新冠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与经济衰退,洪都拉斯已成为整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受多重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仿佛命运不断按下“重启”键,却始终停留在苦难模式。
![]()
13. 为了系统评估“萨拉”风暴的实际影响,研究团队采用了由拉加经委会研发的损失损害评估方法(DaLA),全面分析了11个关键经济社会领域的受损状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恢复政策提供了坚实依据。
14. 数据显示,生产部门承受了全部影响的67%,是受灾最严重的领域,其中农业所占比例最大,累计受损达49%,经济损失高达21.46亿伦皮拉。
15. 农业作为众多农村家庭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一旦田地被淹、作物损毁,就意味着生计中断,进而陷入“因灾致贫—贫困加重抗灾能力弱化”的恶性链条。
![]()
16. 报告将灾害后果划分为三大类:损害占比48%、损失占比46%、额外成本占7%。
17. 此类分类旨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明确不同类型的冲击性质,帮助政府与援助机构精准识别哪些地区急需修复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哪些群体亟需发放紧急补助金,哪些行业必须追加资金应对连锁反应。
18. “损害”主要指建筑物、交通网络等实体资产的物理破坏,需立即启动重建工程;“损失”则涵盖收入下降、产业链中断等隐性经济代价,依赖财政扶持与产业振兴措施来缓解。
![]()
19. 而“额外成本”通常包括临时避难所运营、疾病监测防控、饮用水供应等突发支出,要求设立专项应急基金以保障响应能力。
20. 在完成影响分析后,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严格遵循《2015至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设定的四大优先方向:深化灾害风险认知、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推动减灾投资以增强系统韧性、强化灾害应对准备机制。
21. 其中,更新国家级历史灾害数据库被列为首要任务。原因在于,该国现有数据库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2015年,此后发生的多次重大灾害均未纳入统计体系。
![]()
22. 拉加经委会特别指出,新数据库不仅要补录2020年以来的重大事件记录,还需建立一份高分辨率的人口与暴露要素清单。
23. 清单内容应涵盖每栋建筑的具体位置、结构类型(如砖混或木屋)、用途属性,以及是否位于洪水易发区或山体滑坡隐患带,并整合居住者的年龄结构、职业分布和社会经济状况。
24. 借助此类精细化信息,在未来灾害预警阶段即可快速判定疏散优先级、加固重点目标,从而显著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的风险。
![]()
25. 除完善数据基础外,开展前瞻性风险建模也被提上议程。报告强调,洪都拉斯迫切需要对飓风与洪涝风险进行量化模拟,并将气候变化情景明确嵌入模型之中。
26. 在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背景下,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若仍依据历史经验预测未来风险,无异于固守旧图而行新路。
27. 只有结合气候演变趋势,预判未来数十年可能出现的灾害强度与空间分布,才能提前布局防御策略。
![]()
28. 举例来说,可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出城市扩张中的高危地带,对易受洪水侵袭的区域实施土地使用管制,禁止新建住宅区或工业项目。
29.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优化减灾资金投向,确保资源优先用于防洪堤建设、排水管网升级等关键工程。
30. 实际上,拉加经委会已在实践中探索该路径。2024年,该机构发布《洪都拉斯拉利马市与埃尔普罗格雷索市基线报告》,选取这两个灾害脆弱性最高的城镇作为试点模型,深入剖析其风险特征,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操作范本。
![]()
31. 此类做法既能避免“一刀切”式治理的盲目性,又能让地方政府通过真实案例直观理解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
32. 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观点:在风险意识上的投入远比反复救灾更具经济效益。
33. 换言之,“预防优于补救”——每投入1列姆皮拉用于防灾设施建设、风险建模或公众教育,未来就可能节省数倍于灾后重建的资金消耗。
![]()
34. 然而现实却是,洪都拉斯当前的风险治理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在法规建设、组织架构还是预算安排方面,均有较大改进空间。
35. 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现行体制过度聚焦于人道救援与应急响应,即“灾害发生后再组织抢救”,缺乏对风险预防与灾后复苏职能的清晰划分。
36. 这种“重救轻防”的倾向同样体现在土地利用决策中。报告建议,应将灾害风险评估深度融入城乡规划工具,借助科学分析划定高风险区的建设限制条件。
![]()
37. 例如,在洪水频发地带,必须禁止修建高层住宅或重要公共设施,同时强制规定房屋地基高度与抗震标准;在山区,则需控制耕地扩张规模,防止植被破坏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38. 唯有从规划源头遏制风险积累,才有可能逐步打破“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无限循环。
39. 此次“萨拉”风暴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多方协同合作机制。洪都拉斯政府负责政治协调,确保项目获得必要的行政支持与资源调配。
![]()
40. 拉加经委会承担技术主导角色,提供专业的评估框架与数据分析服务;美洲开发银行则在资金拨付与物资保障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援。
41. 评估小组还在2025年1月至2月间开展了实地走访,深入灾区一线与居民交流,核查房屋损毁、农田淹没等情况,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与代表性。
42. 这种多边协作模式,也为洪都拉斯未来的灾害治理体系构建提供了宝贵经验——单一机构难以独立应对复杂挑战,唯有政府、国际组织与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方能实现高效响应与长效治理。
![]()
43. 从受影响人群的结构来看,私营部门与弱势社群的处境尤为堪忧。研究表明,私营部门承担了总影响的75%,其中97%的经济损失集中在农业生产与加工环节。
44. 这意味着大量中小企业因灾害陷入经营停滞,面临裁员甚至倒闭的命运,而企业困境反过来又推高失业率,激化社会矛盾。
45. 加里富纳社区是洪都拉斯重要的原住民族群,多聚居于沿海地带,依靠渔业与小规模种植维持生计,整体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社会保障覆盖严重不足。
![]()
46. 灾害发生后,他们的渔船、渔网、农舍极易被摧毁,且由于语言障碍、文化隔阂及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申请援助与恢复生产的难度远高于主流群体。
47. 广大农村居民普遍依赖传统耕作方式,缺乏保险机制与应急储蓄,一次灾害便可能导致多年积蓄归零,甚至被迫借贷维生。
48. 这些群体的艰难处境,折射出洪都拉斯社会发展极度不均衡的现实,也警示政策制定者在设计救援与重建方案时,必须实施差异化支持,防止“平均分配”掩盖实际需求差异。
![]()
49. 这份关于“萨拉”风暴的评估报告及其采用的DaLA方法论,并非仅仅是一组统计数据的简单汇总,而是对洪都拉斯长期反复陷入脆弱状态的一次深刻诊断。
50. 多年来,该国被暴力犯罪、深度贫困与陈旧习俗所困扰,如今又不得不面对日益频繁且剧烈的自然灾害,仿佛被困在一个难以逃脱的闭环之中。
51. 但报告也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洪都拉斯正处于历史转折点——是继续投入巨资进行事后重建,在“灾难循环”中被动挣扎;还是从此刻起真正转向“风险前置”,通过系统规划与主动干预,打破这一宿命般的轮回?
![]()
52. 如果继续忽视预防的重要性,哪怕投入再多资金重建家园,下一轮风暴来临之时,所有成果仍可能瞬间归零。
53. 相反,若能从现在开始重视风险识别、健全治理架构、加大防灾投入,尽管初期需付出较多人力物力,但从长远看,不仅能大幅降低灾害损失,更能为国民营造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生活环境,逐步摆脱“失败国家”的负面标签。
![]()
54. 对洪都拉斯而言,终结“灾难循环”或许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这正是实现国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55. 只有真正汲取历次灾害的教训,把“预防优先”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个历经风雨的国家,才有望迎来真正的转机与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